专题强化测评(十三)传记(30分钟36分)一、(·潍坊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我们是这样亲密紫霞路的常客是党内作家冯雪峰。他每次来找瞿秋白谈工作或取文稿,都带来一些文坛的新的信息。“”他们经常谈到鲁迅,这不仅是因为谈左联工作,必定联系到他,更主要的是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他总要问:鲁迅近来好么?鲁迅在写什么?鲁迅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冯雪峰见到鲁迅时,也经常谈起瞿秋白,“”“转告瞿秋白对左联工作的意见。冯雪峰后来说:在两人没有见面以前,秋白同志已经是一看到我,就‘’”是鲁迅,鲁迅地谈着鲁迅先生,对他表示出很大的热情。在鲁迅先生也是差不多。1931年11月间,《毁灭》译本出版。就在这不久,瞿秋白在对照俄文原著校读后,于12月5日,写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长信,欣喜地说:“你译的《毁灭》出版,当然是中国文艺生活里面的极可纪念的事迹。你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你的努力我以及大家都希望这种努力变成团——体的应当继续,应当扩大,应当加深。所以我也许和你自己一样,看着这本《毁灭》,简直非常得……”激动,我爱它,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12月28“”“日,鲁迅写回信给瞿秋白,热情地说:看见你那封关于翻译的信以后,我非常高兴。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并且由他想到儿子的儿子。不过我也和你的意思”一样,以为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胜利,所以也很希望多人合力的多来介绍。“”在这两封信中,瞿秋白和鲁迅都以敬爱的同志相称。这在鲁迅是极少有的。由此可知,两人的友谊,是何等深厚!瞿秋白和鲁迅的第一次见面,据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回忆,是在1932年夏天。一天早饭后,瞿秋白由冯雪峰陪同,高兴地去北川公寓拜访鲁迅,两个好朋友终于见面了。瞿秋白回到家中,还处于兴奋状态。他告诉杨之华说,彼此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他邀请鲁迅全家一道来紫霞路做客,鲁迅愉快地接受“邀请。许广平对两人这次会见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绘:鲁迅对这一位稀客,款待之如久别重逢有许多话要说的老朋友,又如毫无隔阂的亲人骨肉一样,真是至亲相见,不需拘礼的样子。总之,有谁看到过”“从外面携回几尾鱼儿,忽然放到水池中见了水的洋洋得意之状的吗?那情形就仿佛相似。鲁迅和秋白同志从日常生活,战争带来的不安定,彼此的遭遇,到文学战线上的情况,都一个接一个地滔滔不绝无话不谈,生怕时光过去得太快”“了似的。杨之华说:有一段时间,鲁迅几乎每天到东照里来看我们,和秋白谈论政治、时事、文艺各方面的事情,乐而忘返。我们见到他,像在海阔天空中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样。秋白一见鲁迅就立即改变了不爱说话的性情。两人边说边笑,有时哈哈大笑,驱走”“了像牢笼似的小亭子间里不自由的闷人气氛。(杨之华《回忆秋白》)许广平说:有时晚间,秋白同志也来倾谈一番。老实说,我们感觉少不了这样的朋友。这样具有正义感、具有真理的光芒照射着人们的人,我们时刻也不愿离开!有时晚间附近面包店烤好热烘烘的面包时,我们往往趁热送去,借此亲炙一”番,看到他们平安无事了,这一天也就睡得更香甜安稳了。(许广平《鲁迅回忆录》)鲁迅和瞿秋白之间披肝沥胆、生死与共的友谊,摆脱了世俗的利害,达到了圣洁的境界。它在中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最有光彩,最有诗情,最有意义的篇章。——(节选自陈铁健《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第十二章《圣洁的友谊》)1.从文章里看,为什么瞿秋白那么关注鲁迅的意见?(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是圣洁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