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开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政治制度。2.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所取代。早期国家王位世袭制3.演变(1)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定期向纳贡,并奉命征伐。商王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对象: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但大多数是。2.内容: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的命令,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的义务;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同姓子弟周天子朝勤述职功臣3.影响(1)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受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到,分封制遭到破坏。森严等级政治格局西周后期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3.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和团结。统治秩序统治秩序特权稳定[轻巧识记]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核心:王权。(2)内容:分封制和宗法制。(3)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理解掌握]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总之,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3)西周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的工具。1.(2009年高考江苏卷)“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解析】“九鼎”是我国夏朝禹时铸造的,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三国”指夏、商、周。材料的含义是九鼎铸成之后,曾经流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夏、商、周三个朝代对“九鼎”的重视,关键在于“九鼎”代表国家权力,是王权至高无上和国家统一的象征。A、B、C三项显然不是主要原因。【答案】D2.(2010年广东中学月考)山东省的“富民兴鲁”政策深得民心,齐鲁大地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这一称谓来源于()A.山东半岛自然地理特征B.宗法制下嫡长子的族姓C.母系氏族公社母系的族姓D.西周的分封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西周分封时,今天的山东有齐和鲁两个主要的封国,故山东称“齐鲁大地”。【答案】D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背景1.诸侯争霸(1)春秋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2)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为了进行改革或变法。分封制富国强兵2.秦朝统一:秦国经过,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商鞅变法嬴政二、形成1.中央: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