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要览考纲导航热点链接洋务运动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①洋务运动;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③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坚持改革开放,把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确保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①战争爆发的背景;②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③《马关条约》及其影响;④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观察和处理中日发展中的摩擦,努力实现和平崛起戊戌变法①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②百日维新;③戊戌政变;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深化改革,打击腐败和各种守旧势力,壮大群众基础,确保执政党的领导地位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③《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揭示列强掠夺中国的本质第14讲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甲午中日战争•一、洋务派和顽固派•1.洋务派:在中央以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2.顽固派:代表人物有大学士等。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奕倭仁•3.那拉氏对两派的态度:慈禧太后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的策略。洋务派•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重要的企业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2.兴办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和湖北织布局。•3.筹划海防:20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4.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并选送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海军衙门•三、洋务运动的破产•1.标志:清政府在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2.破产的原因•(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求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3)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力量分散有限。•(4)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领导核心••[综合分析]“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导的理解•1“”.从思想领域看,鸦片战争期间萌发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只是到了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才使其影响扩大。•2.从经济领域看,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同时,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这些都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3.洋务派在建设新式海陆军和军事近代化方面也曾有过作为,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它的失败。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洋务思想和洋务派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先进的。从上述意义看,洋务运动堪称中国近代化的先导。•[理解掌握]“”“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的异同相同点都主张师夷长技,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同点(1)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外来侵略;后者的目的侧重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没有付诸实践;而后者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1.(2008年高考江苏卷)“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解析】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