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单元综合提升一、有关酶的实验结果判断1.根据两类催化剂催化H2O2产生O2的多少来判断酶的高效性2.根据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判断酶的专一性3.根据碘试剂与非还原糖的颜色变化判断淀粉的水解淀粉+碘液→紫蓝色复合物(淀粉未被水解)淀粉+淀粉酶→麦芽糖+碘液→无紫蓝色复合物(淀粉已被水解)4.根据温度变化来判断酶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5.根据酸碱度变化来判断酶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训练1】(2009·广州模拟)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对实验现象的预测正确的是()A.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和丁中蛋白块消失B.甲中溶液呈紫色,乙中溶液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C.甲和乙中溶液都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D.甲和乙中溶液都不呈紫色;丙中蛋白块消失,丁中蛋白块不消失解析:甲、丙中加入猪笼草分泌液,含有蛋白酶,则甲中蛋白质被催化分解,丙中蛋白块消失;而乙、丁中加入水,无蛋白酶,乙中蛋白质不分解,丁中蛋白块不消失。虽然甲中蛋白质被分解,但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所以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后溶液都呈紫色。答案:C二、坐标曲线题解题方法解决坐标曲线题的方法,可概括为:“识标”、“明点”、“析线”三个基本步骤。1.识标坐标曲线:实际上是“横坐标”(或自变量)对“纵坐标”(或因变量)的影响结果,“标”不同,曲线的含义就不同,形状也就可能不同。所以,认真识别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好这类题型的前提。例如:下图①和②虽然曲线形状相同,但由于“标”不同,每段曲线的含义不同。③和④在相同的反应过程中,“标”不同,就得出形状不同的曲线。2.明点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这些点中,有些点很特殊,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与纵横坐标或者其他曲线的交点等,往往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例如,如图曲线中,特殊点就有A、B、C、D四个,而这些点的含义往往就是试题考查的内容。3.析线正确分析曲线的形状,何时开始上升、何时趋向平缓、何时出现转折,原因分别是什么等,这是解题的关键。如图曲线中,我们要在“识标”、“明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线段的内涵。图中A点为光合作用叶面积的饱和点;OA段表明叶面积指数从0~5时,光合作用实际量随叶面积指数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叶面积指数大于5时,光合作用实际量不再随叶面积指数增大而增大,因为有很多叶片被遮挡而处在光补偿点以下,O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而叶面积指数不断增加其呼吸量也不断增加(直线OC),所以干物质积累逐渐降低,即出现BC段。【训练2】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的CO2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有关图中各点的限制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限制d点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B.图中b点的限制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C.限制c点的主要内部因素有酶的数量和活性D.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速度、温度和CO2浓度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以图中某条曲线来看,斜线上升段的某点的限制因素是横坐标代表的变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的水平直线段的某点的限制因素是横坐标以外的其他变量,故限制d点的主要环境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是CO2浓度和温度等其他因素。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