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政治20112011届高中届高中新课标总复习新课标总复习(第一轮)(第一轮)20112011届高中届高中新课标总复习新课标总复习(第一轮)(第一轮)(湘—RJ)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必修4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考点1•(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①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③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④要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二者是统一的。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②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依附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④承认变化不一定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只有在承认变化的同时又承认发展,才是坚持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2)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考点2•①矛盾既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②矛盾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③矛盾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即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主张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考点3•①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②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联系的关系:哲学上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抽象联系。它与具体联系的关系是:抽象联系是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具体联系是抽象联系的具体表现。简单地说就是一般与个别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正确理解联系中的区别: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是客观性的:•①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考点4•②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