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1/5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5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3/5
【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第2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右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读图回答1~2题。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长江以西的叫西梁山,在长江以东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陈桥洲是此处的江心洲。1.下列四地与图中陈桥洲成因相类似的地区是()A.火地岛B.崇明岛C.新西兰南岛D.爱尔兰岛2.若沿东、西梁山作一长江横剖面图,下图中较吻合的是()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陈桥洲是长江中由泥沙淤积而形成的岛屿,我国的崇明岛也是由泥沙淤积而形成的岛屿。新西兰南岛、爱尔兰岛为大陆岛;火地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第2题,图中河段的长江大体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处的河水会向右偏,造成东岸侵蚀严重、西岸堆积严重,故该剖面中西坡较缓、东坡较陡。答案:1.B2.D下图中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读图,回答3~4题。3.该地最可能的地理景观是()A.“V”形谷B.“U”形谷C.河流D.瀑布4.该地理景观的形成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图中C层为松软沉积物,在强大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可被冲刷掉,A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B层较软,容易受到侵蚀,最终可能形布瀑布。答案:3.D4.A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5~6题。5.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cC.①—c,②—b,③—aD.①—c,②—a,③—b6.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D.搬运、沉积、侵蚀解析:由图知,河流a处流经山地,起伏较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形谷;随着流量的加大,河床变宽;河流c处,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此时,河床变宽,河水变浅。答案:5.D6.A中国南方喀斯特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回答7~9题。7.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A.角峰B.“U”型谷C.峰林D.风蚀蘑菇解析:角峰、“U”型谷为冰川侵蚀地貌,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答案:C8.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2、4、6B.2、6、4C.6、2、4D.4、2、6解析:2指岩石,4溶洞,6为钟乳石,在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钟乳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答案:A9.关于图示各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暗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解析:由岩层状态可知,该处并没有断层发生。1为峰林,4为溶洞,由流水侵蚀形成;6为钟乳石,7为石柱,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答案:C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完成10~12题。10.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11.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A.40米<H<41米B.49米<H<50米C.59米<H<60米D.60米<H<61米1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解析:本组题以外力作用形成的沙丘为考查的切入点,内容涉及在指向标地图上判别方向,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沙丘坡度的陡缓与风向的关系,等高线图高度的估计相对高度的计算,沙丘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等一系列知识。具有一定难度。第10题,首先根据题干的陈述,结合等高线图及比例尺(所示范围较小,长250米左右,宽不超过150米)确定这是一幅沙丘构造图,从等高线的疏密得到左侧的坡度较缓,右侧的坡度较陡,然后根据沙丘的坡度情况(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确定风应从左侧向右吹,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N指向北,相反的方向为南,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来确定风应从西北方向吹来(注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风。第11题,从图中等高线注记看,图中等高距(等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