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层限时跟踪练25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限时:45分钟)[基础练]扣教材练双基1.(2016·四川广元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同B.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C.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解析】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产物是乳酸,A错误;静息电位形成主要与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B正确;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错误。【答案】B2.(2016·云南师大附中质检)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不属于反射B.一般来说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不受大脑皮层中神经中枢的调控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D.H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解析】仅产生痛觉未涉及效应器,不属于反射,A项正确;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往往受大脑皮层中高级中枢的控制,B项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项错误;H区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D项错误。【答案】A3.(2016·新疆乌鲁木齐模拟)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解析】感受器受到高于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才会产生兴奋,A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高于外侧,B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类,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C正确;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D正确。【答案】B24.(2016·福建厦门质检)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B.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神经细胞只有接受外界刺激才能产生兴奋【解析】非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项错误;突触部位的活动属于神经调节,B项错误;神经细胞也可以接受内部刺激(如血糖浓度、渗透压等的变化)或其他神经元传递的兴奋,D项错误。【答案】C5.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A.①②③C.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植物人”要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和正常体温,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此外,垂体还可以调节很多内分泌腺的活动来调节生命活动。但“植物人”丧失了意识和运动能力,因此大脑皮层和小脑不再发挥调节作用。【答案】C6.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同时突触小泡膜转化成突触前膜,该过程消耗ATP,而ATP每时每刻都在合成和分解,A、B、C项正确;神经递质识别和结合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开启,大量钠离子内流,D项错误。【答案】D7.(2016·烟台质检)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3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解析】根据②所在的神经上有神经节,可判断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有反应,但此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是反射活动,A项错误;据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①为感受器,因此该反射弧中兴奋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B项错误;②所在神经元为传入神经元,其轴突末梢可作为突触前膜,完成电信号→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