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填卡说明病例编号:由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自动生成。门诊号:填写病人就诊的门诊号,同一家医院门诊号不能相同,除非是复诊的病人。是否住院:在相应的选择前打√住院号:填写病人的实际住院号姓名:填写病人的名字,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监护人:14岁以下的儿童、无行为能力者和80岁以上老人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出生日期:填写病人出生日期。联系方式: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现住地址:填写详细,至少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原则上填写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患者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发病时间:本次发病日期,填写到小时。就诊时间:本次就诊日期,填写到小时。死亡时间:死亡病例填写,填写到小时。2/11主要症状与体征:在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前打√,不能为空,至少填写一项。初步诊断:不能为空,填写诊断结论。既往病史:如有,则输入。暴露信息:病人主诉或怀疑由食品引起,勾选是,需填写暴露信息,可填写多个。食品名称:填写可疑食品的名称,不能为空。食品品牌:定型包装产品,填写食品品牌,如奶粉等。生产厂家:定型包装产品,填写生产厂家,如奶粉等。购买地点:填写详细地址,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必填一项。购买地点类型:填写购买地点类型序号。进食场所:填写详细地址,购买地点和进食场所必填一项。进食场所类型:填写进食场所对应的序号。进食时间:填写暴露食品进食的时间。进食人数:填写共同就餐的人数。其它人是否发病:在相应的选择前打√。是否采样:在相应的选择前打√,指的是暴露食品是否采样。标本信息:如果采集生物标本,勾选是,需填写标本信息,可填写多个。标本编号:根据编码规则填写或者由监测单位自行编制填写,但病人与生物标本要对应。标本类型:在相应的类别前打√。标本数量及单位:填写采样量及对应单位。3/11采样日期:填写标本采样日期备注:可填写其它必要信息。医疗机构名称:填写病人所就诊哨点医院的名称。接诊医生:接诊病例的医生。填表人:填写病例表格人员。填写时间:填写本表日期。注:前面带*项为必填项不进行病原学检验的病例信息采集可不填写“六、生物标本采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相关字典解释(仅供参考)1.食品类别本分类根据暴露食品的用材对食品进行分类,不涉及食品的加工方式。一食物可能涉及多个食品类别。本分类适用于各种餐饮食品和包装食品。1.1.肉与肉制品主要包括家畜肉和家禽肉及其各种加工制品。常见的家畜有猪、牛、羊、驴、马等,常见的家禽有鸡、鸭、鹅、火鸡等。肉与肉制品包括动物的骨骼肌,也包括它们的腺体和器官(如舌头、肝、心脏、肾和脑等),肉脯、火腿肠等制品也包括在类中。1.2.蔬菜类及其制品本分类把蔬菜分为8个亚类,其中包括了相应的脱水蔬菜和罐头制品等。根菜类:包括萝卜、xx等;鲜豆类:包括菜豆、蚕豆、豌豆、绿豆芽、黄豆芽等;茄果、瓜菜类:包括茄子、番茄、甜椒、黄瓜、南瓜等;4/11葱蒜类:包括大蒜、大葱、洋葱、韭菜等;嫩茎、叶、花菜类:包括白菜、油菜、菜花、竹笋等;水生蔬菜类:包括慈菇、菱角、藕、茭白等;薯芋类:包括豆薯、山药、芋头、姜等;野生蔬菜类:包括地肤、香椿、蕨菜、苜蓿等。特别说明:马铃薯、红薯作为炒菜原料时,分到蔬菜类及其制品中。1.3.水果类及其制品依据果实和形态和生理特征将此类食物分为6个亚类,其罐头、凉果、果脯、蜜饯等制品也包括在本类中。仁果类:如苹果、梨、山楂、海棠果等;核果类:如桃、杏、梅、李、樱桃、枣等;浆果类:葡萄、草莓、猕猴桃、沙棘、醋栗、无花果、柿子、桑葚等;柑橘类:如橙、柑橘、柚、柠檬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芒果、椰子、番石榴、荔枝、枇杷、洋桃;瓜果类:如西瓜、甜瓜、哈密瓜、黄金瓜等。1.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主要包括各种海水及淡水鱼、虾、蟹、贝类,也包括像海参、海蜇、鱿鱼等软体动物等。1.5.婴幼儿食品婴幼儿食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5/11婴幼儿配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