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4推荐作品2大铁椎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铁椎(chuí)省(shěnɡ)兄健啖(dàn)B.拱揖(yī)罕(hǎn)言言讫(qì)C.鼾(hān)睡强(qiánɡ)留数(shuò)击杀D.挟(jiā)矢偕(xié)行觱(bì)篥【答案】B(A省:xǐng;C强:qiǎng;D挟:xié)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七省好事者皆来学喜欢多事的人B.饮食拱揖不暂去拱手作揖C.吾数击杀响马贼拦路抢劫的强盗D.宋将军屏息观之(害怕得)不敢大声出气【答案】A(好事者:喜好技击的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期:约定)4.下列句子中的“许”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大铁椎,不知何许人。B.引之长丈许。C.时人莫之许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E.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答案】BE(表示约数,左右)5.下列句子中的“且”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祸且及汝(将)B.贼能且众(又)C.且欲观客所为(况且)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答案】C(并且)6.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全是代词的一组是()①引之长丈许②将军强留之③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④状河伯留客之久⑤宋将军屏息观之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A.①②④B.①③⑥C.①②⑤D.②④⑤【答案】C7.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两个“以”都当“把”讲)8.下面对《大铁椎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始,作者用简笔勾勒出主人公大铁椎“异”的种种表现。从食量、容貌、使用的武器、对武器的态度、言谈以及初来乍到时的装束、夜半时分的诡秘行动等方面写出其“异”。设置悬念,引人入胜。B.作者通过人物的简洁话语展示出大铁椎寡言爽快的性格,如“吾去矣”一语,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表示大铁椎的独来独往、行踪飘忽,第二次是突出大铁椎的自视甚高、重义尚节,第三次是突出其武功高强、行动快捷。C.作者善用衬托手法,突出了大铁椎的豪侠之气。旷野决斗便是作者精心描写的惊心动魄、以寡敌众的一场厮杀,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铁椎的威武雄姿。作者先以“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阴森环境渲染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阵、沉着应战的姿态,再以豪贼人员之众、来势之凶从侧面反衬大铁椎“大呼挥椎”的非凡气概和“奋椎左右击”势不可当的神威。D.文章一开始,作者着力刻画宋将军雄健、受人崇拜的形象,但其后面对强敌时则两腿颤抖,十分惊恐。相反,大铁椎在面对强敌时则态度从容,英勇无比。作者以先扬后抑的手法描写宋将军,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描写大铁椎,通过对比,突出了宋将军的徒有虚名说明宋将军并非大铁椎所寻之人,这也是大铁椎最后“吾去矣”的原因。【答案】D(衬托、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主要作用是为了突出大铁椎的形象)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2题。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9.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皆不足用足够B.祸且及汝涉及,牵扯C.但观之,慎弗声只D.以为豪豪杰【答案】A(足:值得)10.翻译下面句子。(1)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