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部分1.个人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5.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时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7.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8.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9.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10.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11.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12.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13.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14.佩里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三段论: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15.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15.青少年友谊关系发展的六大功能:陪伴、放松、工具性支持、自我意向的支持、社会比较、亲密。16.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17.大学生的性格类型差异: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格、独立型多于顺从型、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经济型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双向性格因素中中间型大学生占绝大多数。16.社会价值类型的排序: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18.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能力由智力、知识与技能、实践三个要素构成。19.大学生应该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20.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1986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论。包括:智力的情境亚理论、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获得成分)和经验亚理论。21.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可分为四大类: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社会性要素和生理性要素。22.知觉风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23按照焦虑水平把学习者分为高焦虑者、中度焦虑者和低焦虑者。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焦虑对学习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的高低。24.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25.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经历一下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26.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27.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28.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等方面的内容。29.专家型教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的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创造性的洞察力。30.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31.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分为三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主要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32.布卢姆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目标包括知道、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性格化;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定向、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等。33.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次,他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的接受----发现和机械---有意义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他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