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第5讲一、选择题1.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的第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可以指()A.农业文明B.工业文明C.后工业文明D.信息文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的认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推动了物理学领域众多研究成果的发展,从而为后来的两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全新的文明就是工业文明。2.(·安徽·2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原子弹的理论来源于相对论,但不能就此判断出A项的结论;二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努力的结果,故B项错误;C项表述夸大了科技发明的危害;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等均来自二战中的军事发明,故D项正确。3.(·广东·2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B.量子论C.相对论D.经典力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科技理论成果。由时间1919年和“”“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可以判断符合题意的是爱因斯坦提出于1915年的相对论。4.(·江苏·20)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科学成就。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运用能力。从材料反映的内容看属于相对论的知识,而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项。5.(·北京·22)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文学流派。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时间19世纪上半叶和题干反映出的作品内容特点:想象力、自然情感等来看,该作品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6“.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可知C项正确;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项错误;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表明新能源的应用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和垄断组织的出现,B、D两项错误。7“.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B.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C.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D.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宗教与科学思想的差异,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和宗教神学的世界观不同,导致了科学和宗教在天文学和人类起源等问题上的认识存在差异,B项正确;A、C、D各项不符合题干材料,排除。8.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三部书相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