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体育支撑跳跃课的教学反思引言:“支撑跳跃”是小学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支撑跳跃的教学,不仅能全面提高人体运动器官、血液循环器官、呼吸器官、及前庭分析器官的功能;增强下肢、腰腹、肩带及上肢肌肉群的爆发力;发展判定三维空间方位的定向能力和控制身体的平衡的能力有其独特的生理锻炼价值,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体验不怕挫折、战胜困难的心理活动过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中学阶段学习较难的技术动作打好基础。因此,研究和改进支撑跳跃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支撑跳跃课的现状分析小学的支撑跳跃常用教材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简单的跳上、跳下”,主要内容有:首先,跳上纵放的跳箱成跪撑,再在箱上起立,向前走一步到箱的前半部,向前挺身(或转体、屈腿、分腿)跳下。其次,跳上纵放的跳箱成蹲撑,向前走一步起立,向前挺身(或转体、屈腿、分腿)跳下。再次,跳上横放的跳箱成跪撑,向前跪跳下。最后,跳上横放的跳箱成分腿立撑,向前挺身跳下。第二类是支撑跳跃,主要内容是“分腿腾越跳过山羊”。该课程的技术特点是:通过腿和手臂短促而有力的作用于器械,使人体腾空并完成不同形式的动作。基本技术的6个环节与要求:(1)助跑:直线助跑有节奏,重心平稳步点准;(2)上板踏跳:双脚起跳并腿快,短促有力跳起来;(3)第一腾空:含胸摆臂手前伸,两腿后摆保平衡;(4)推手:双手撑在箱(山羊)前部,直臂顶肩推手快;(5)第二腾空:推手有力腾空高,抬头挺胸臂上举;(6)落地:上体迅速抬起来,屈膝缓冲落地稳。课程开始时学生具有较大兴趣,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及难度不断加大,学生会逐步失去信心,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初步分析其原因在于:支撑跳跃是带有惊险动作的项目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兴趣与运动信心。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会出现脸变色、心发慌、四肢乏力、助跑垫步或凑小步、上板后支撑手发软、腿分不开或干脆急刹车往山羊上一趴等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辐射作用,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2、教学改革的反思2.1做好示范动作,讲清动作要领教师准确、清晰、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既能使学生看清动作要领,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具体、生动的讲解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必要时可使用挂图。另外,动作能分解做的尽量分解做。如我在教分腾越时就该将动作分为两部分,先做助跑、手支撑分腿跳起,但不越过山羊,再在原地踏板分腿越过山羊,最后将整个动作完整地做一遍。这样学生就十分清楚该动作的要领,信心就增强了。2.2加强安全措施,注意保护与帮助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帮助措施,对消除学生对支撑跳跃的思想顾虑,增强信心,较快而准确地完成动作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是站立时应随动作的需要而改变位置和方向,并选择正确的部位。如在教“跳上蹲撑,起立,向前跳下”时,保护者可站在器械前,跳上时扶臂,防前倒,跳下时,站在落地点旁,一手托腹,另一手扶背,帮助落地站稳;二是随时准备保护与帮助,而又不妨碍学生做动作。即只有当学生确实需要时,才给予保护帮助;三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时地处理练习中的跌倒和碰撞等现象,如落地时的缓冲,失去身体平衡后的滚翻等。同时,还要对器械、场地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安全可靠,使学生在练习动作时毫无思想顾虑,满怀信心。[2]2.3耐心地开导、鼓励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只要助跑踏跳正确,有支撑腾越的动作,就一定会跳过山羊。还要让学生相信,有老师在,身体是不会受到伤害的。这是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战胜恐惧感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2.4优化教学环境首先,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程度。教师自信的神态、轻松的微笑、鼓励的目光、亲切的态度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还要努力造成一种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气氛。这也可缓解少数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练习热情,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2.5发挥学生骨干的影响作用小学生思想单纯,争强好胜,善于模仿,他们对身边表现突出的同学尤为敬佩,虽然这种心理具有一定片面性,但确能增强学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