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学法幼儿语言教学法的内容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和要求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特点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幼儿故事、诗歌、讲述、教学游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第一节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和任务一、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1.幼儿学会了语言,可以运用语言进行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2.语言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语言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4.幼儿语言教育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口头教育,为上小学后很好地掌握书面语言打下基础。二、幼儿语言教育的任务培养幼儿清楚、正确的发音能力,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第二节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小班1.能听懂和学说普通话,学习正确的发音,培养他们逐步正确发出感到困难的和容易发错的音。2.丰富语汇,学习运用能理解的常用词,主要是名词、动词、人称代词和形容词等。3.学会同成人或同伴讲话,愿意和别人交流,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4.逐步学会用单句讲出图片的主要内容。5.喜欢听老师讲述故事和朗诵诗歌,初步懂得作品的主要内容,记住八至十首儿歌。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复述一、二个简短的故事。中班1.继续学说普通话,学会正确发出感到困难和容易发错的音,并注意声调。2.继续丰富语汇,能掌握运用更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学会使用常用副词(如已经、还、非常等)和连词(如和、跟、同等),并能理解词义。3.能注意听别人讲话,大胆、清楚地回答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4.学习用完整的语句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的内容,并能把学到的新词运用到讲述中去。5.理解故事、诗歌的内容,记住作品的主要情节,会朗诵八至十诗歌,复述三、四个简短的故事。喜欢看图书和儿童节目。大班1.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说普通话,注意正确的发音和声调。2.继续丰富词汇,掌握更多的实词。学会用描述事物不同程度的形容词(如“大的”“比较大的”“最大的”),学习一些常用的介词(如“在”“向”“从”),连词(如“因为”“所以”“如果”等),并能运用一些同义词。3.有礼貌地听别人讲话和交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见闻。4.比较完整而连贯地讲述图片的内容,说话态度自然大方,逐步克服口语中某些突出的语病。5.比较有表情地朗诵八至十首诗歌,复述三、四个故事。学习评价别人的讲述。培养幼儿喜欢看和讲述图书,看儿童节目和讲述某些内容。3-6岁幼儿口语的发展一、幼儿理解语言的特点从能听懂语言意义向应用语言进行交际发展。幼儿理解语言往往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幼儿理解语言极易受语言情境和非语言交际手段(手势、动作、表情等)的暗示。幼儿语言的特点1.语音幼儿期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时期,在正确教育下,幼儿能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2.词汇三岁1000个词名词动词为主掌握数词量词较困难五岁名词动词形容词占多数掌握数词量词仍感困难六岁3000—4000个词词汇丰富,各类词都能掌握一些;词义理解较深刻;逐步掌握一些概括性较强的词;掌握一些同义词和反义词;生造一些词。3.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三岁用词组成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句子不完整,常出现没有主语的短句或用词颠倒的情况。(情境性语言)四、五岁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六岁已掌握较为复杂的语言形式,学会了运用各种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并列复句等)来有感情地叙述自己的见闻和描述具体的事物,并能抓住故事或图片的中心,概括主要意思,还会评价别人的发言并给予补充等等。口语教育的一般方法一、示范、讲解二、练习、运用练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避免枯燥乏味;对年幼的孩子最好用游戏的方法。三、鼓励、纠正故事教学第一节教师讲述故事一、选择教材1.故事主体单一明确,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2.选材要符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3.选材要配合时令季节。二、熟悉教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