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单元:写景状物散文诗复习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以景物描写烘托感情,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具体形象的主要特点要与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课文篇目与主题:《雪》主题:散文诗,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赞颂了反抗黑暗冷酷现实的不屈的、斗争的品格。《海燕》主题:散文诗,刻画了勇敢的精灵——海燕的战斗英姿,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不朽的形象和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号召广大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课文篇目内容与写作手法:一、《雪》:1、借景抒情:描写和,表现了江南的雪,烘托作者。2、象征:从、、、四个方面描写,表现朔方的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旋转升腾与寒风严冬挑战的特征,象征。二、《海燕》:反复描写狂风、乌云、雷电以衬托,描写海鸥、海鸭、企鹅以对比衬托,反复描写海燕的飞舞、叫喊、号叫,表现海燕,象征。写景状物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写景状物散文,要分析行文线索、写法、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关于写景状物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一)写景状物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中心思想是什么。(2)品味散文的语言。(二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1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2.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1)字词含义(2)词语妙用(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3.发展性考题(1)仿写,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2)谈感受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实战演练:现代文阅读(共15分)[甲文]雨荷张晓风①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昂然挺立。②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③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④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期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⑤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惟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那么完美自足的世界!⑥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道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