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判断我们的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得到什么?这是任何课堂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要追问和考虑的问题。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定位为:最短的时间、最大的发展、最快乐的体验这三点。就是指“有效果(高)、有效率(快)、有效益(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外延包括:学情分析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媒体手段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课堂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如何提高中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总结如下:(一)师生和谐—─为有效课堂奠基育人为本,爱心是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和责任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有了爱心、责任心,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修正自己的低效或无效行为,努力营造师生和谐和温馨的课堂氛围。《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要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教师要努力做到:1.课伊始,情已生。在课堂热身和启动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歌曲、游戏、谜语、故事、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调控学生情绪,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2.课进行,情更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大胆尝试,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当然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培养他们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的学习习惯,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创新精神。3.课已终,情犹存。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在课后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让师生和谐延伸到课外,做到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又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奠定基础。(二)目标明确—─为有效课堂导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定标”,即确定一组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导航。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完全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导致确立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明确给出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教学目标的定位形同虚设。笔者认为,我们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在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多维、立体的动态目标,特别要考虑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现的认知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功能),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三)活动有效—─为有效课堂铺路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多数教师能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在设计时往往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四)评价适度—─为有效课堂助推评价是中学英语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五)持续反思—─为有效课堂服务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用则殆”。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