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社会化作者:杨惠萍来源:杨浦区五角场幼稚园上传时间:2014-11-17家长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现阶段,幼儿园承担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主要职责,而幼儿教师则成为这项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然而,由于幼儿教师受到自身理论知识、社会经验、角色意识等方面的局限,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已不能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需要,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继续深化幼儿园指导模式的基础上,应拓宽思路,探索从内容到形式的社会化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需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社会化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包括幼儿园、社会、媒体、相关组织和个人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这项工作不应该只局限于幼儿教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以及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应该与社区、专业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社会化,从而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质量。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社会化的措施基于对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社会化的认识,我们积极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活动。一方面,我们开展了以班级为主的家长教育、家园合作研究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努力探索和研究家庭教育同社区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由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构成。其中,专职人员主要包括幼儿教育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兼职人员主要是社区教师、专家和家长志愿者,并建立“家庭教育联谊会”。“家庭教育联谊会”通过召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相关会议商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阶段任务,并制订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家长既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也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在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会与家长一起讨论该学期幼儿园的工作计划,并探讨如何实施家园合作。幼儿园根据家长的建议制订并调整幼儿园各项活动的计划,如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材料准备等,并通过召开班级家长委员会会议,与家长一同讨论家庭教育各阶段的工作和相应的活动安排,帮助家长明确班级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并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做出相应的安排。◆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我们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者的教育优势,建立综合教育网络,明确以幼儿园专职教师为骨干、社区兼职人员和家长志愿者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的职责,开展各类指导活动。我们定期邀请专家和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代表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方法。专家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组织并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家长可以根据需求自主报名参与。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如“家长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家庭亲子运动游戏的设计”“如何给孩子选择玩具”“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暑期家庭生活”“祖辈家长如何克服隔代教养中存在的问题”等专题讨论。这些专题讨论有效地指导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增强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受到了家长的欢迎。此外,幼儿园还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幼儿园,通过看、听、议、问、答等形式参与幼儿园管理工作,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课程安排与实施、特色活动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解读幼儿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掌握家庭教育的策略,为家长指导提供专业依据。幼儿园还鼓励各班教师根据班级幼儿存在的共性问题,定期组织相关主题的“家长沙龙”“家长辨析会”“育儿知识大冲浪”等活动。如我们曾围绕“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孩子不合群怎么办”“孩子良好睡眠习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如何从小培养”“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等问题与家长进行互动、分享经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家长答疑解惑,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幼儿园定期协助社区开展0~3岁散居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同时积极将社区资源引入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开办各类指导活动。如幼儿园邀请社区医生讲授幼儿膳食营养、健康防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