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北京)远程教育学院20年秋期末考试《安全管理学》一、共8题根据学号对应选作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和原则。⑴系统原理。原则:a动态相关性原则b整分合原则c反馈原则d封闭原则⑵人本原理。原则:a动力原则b能级原则c激励原则⑶预防原理。原则:a偶然损失原则b因果关系原则c3E原则d本质安全化原则(4)强制原理。原则:a安全第一原则b监督原则2、什么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指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在一定岗位上的劳动者个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3、根据《有毒作业分级》标准,简述有毒作业分级依据的三项指标内容。(1)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确定毒物的级别(2)工人有毒作业劳动时间(3)作业环境中有毒物质浓度的超标倍数。4、简述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运行(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5、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2)制定编制计划;(3)收集资料;(4)初始评估;(5)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6)能力与资源评估。(7)编写预案(8)审定、实施6、简述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过程由哪几个阶段组成,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1、确定演练目明确举办应急演原因、演练要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2、分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事件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3、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确定演练事件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演练需求和演练范围往往互为影响。4、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5、编制演练经费预算,明确演练经费筹措渠道。6、动员与培训,在演练开始前要进行演练动员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7、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由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启动演练活动。8、进行演练。9、演练完毕,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疏散。保障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10、现场总结。在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评估组长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7、简述课程中学习到的常见安全评价方法内容。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3、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4、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之间因素,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5、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事故推论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或由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推论事故的评价法。6、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是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给出系统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方法。7、事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