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并不要他的任何回报,只求他不向任何人泄露他的住处。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但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学生很乐意读而且一读便懂,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到文中寻找相应的答案,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2、圈点勾画法。在文中圈点勾画,找出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二、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文中三个重要角色:九色鹿、调达、国王,分析各自特点。难点:领悟九色鹿的美好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三、教学准备:小黑板、幻灯片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有着许多美丽的壁画,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九色鹿》。《九色鹿》是一幅连环画,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读情况:(1)生字词学习调达发誓泄露皇榜发财气愤暴露斥责灵魂肮脏残害无辜背信弃义(2)“露”的读音:①lù:a、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的水珠。b、没有遮盖、显露、表现在外。②lòu:露白、露丑、露脸3、根据出示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总结:是啊,九色鹿救起了调达,调达却出卖了九色鹿。4、根据刚才所说的故事情节,可将课文分成哪两个部分?一(1—5):有一天,九色鹿救了一个名叫调达的落水者,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二(6—9):调达财迷心窍,带领国王的军队包围了九色鹿,九色鹿怒斥小人,最后国王惩罚了调达,并下令不许伤害九色鹿。三、再读课文1、九色鹿是一幅连环画,我们课文中每一小节呈现的就是一幅画,连起来就是一幅连环画,请你选择其中喜欢的一幅,小声朗读,多读几遍。2、指名学生朗读他喜欢的段落。3、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中出现了哪三个重要的角色?(2)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说你对他的看法。(注意圈点勾画)4、小组讨论。板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创设情境,能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给故事中的人物做心理上的剖析,进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勾画出多姿多彩的问题情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愉快的发展。采用自主学习方法,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故事内容的了解,体会九色鹿的善良,国王的明辨是非以及调达的贪婪和忘恩负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信用,要知恩图报教学重点: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九色鹿的图片)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九色鹿与调达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说。相机板书。二、讲读课文(一)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个故事,思考:在你的眼里,九色鹿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调达是怎样的人?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吗?2、指名说,并相机板书。(二)学习第2—5自然段1、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九色鹿的善良呢?找出有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来。(1)指名说(出示第2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情况危急的?(3)多么危急的时刻,九色鹿是怎样做的?(4)九色鹿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这危急时刻毫不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