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模具的拆装与测绘任务描述拆卸顶杆脱模式注塑模。在拆卸过程当中逐步了解模具的基本结构,掌握模具的拆卸方法。顶杆脱模式注塑模的结构,这套模具是用来生产连接件“转角”的塑料产品。任务分析根据任务描述,我们确定了任务对象是一副顶杆脱模式注塑模,由图可知,模具结构较复杂。在拆卸之前,我们先要把工具,场地,工作台和起吊用具准备好,模具拆卸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增加对模具内部构造的感性认识。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一,模具拆卸注意事项在拆卸模具时可用手或起重设备将模具的某一部分拖住,用木锤或铜棒轻轻的敲击模具的另一部分的座板,从而使模具分开。决不可用很大的里来锤击模具的其他工作面,或使模具左右摆动从而对模具的精度产生不良的影响,然后用铜锤顶住捎钉,用手锤将捎钉卸出,在用内六角扳手写下紧固螺钉和其他紧固零件。在拆卸是要特别小心,决不可碰伤模具工作零件的表面。拆卸下来的零件应放在指定的地方或容器中。以防生锈或遗失。二,模具拆卸的一般规矩在拆卸模具时,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则:,模具的拆卸工作,应按照各模具的具体结构,预先考虑好拆卸顺序。如果先后倒置或贪图省事而猛敲猛拆,就极易造成零件损伤或变形,严重时还将导致模具难以装配复原。模具的拆卸顺序一般应先拆外部附件,然后再拆主体部件。在拆卸部件或组合是,应按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拆卸组合件或零件。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零件不会发生损伤,应尽量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铜锤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拆卸时,对容易产生位移而又无定位的零件,应做好标记,各零件的安装方向也需辨别清楚,并做好相应标记,以免在装配复原时浪费时间。,对于精密的模具零件,如凸模,凹模和型芯等,应放在专用的盘里或单独存放,一防碰伤工作部分。,拆下的零件应尽快清洗,以免生锈腐蚀,最好要涂上防锈油。模具拆卸过程如下:任务二模具的测绘本任务主要介绍模具零件的测绘和装配图的绘制,重点掌握主要零件的测绘,如图所为一套垫的实体图,先把模具零件分解后,对照实物零件进行测绘,通过对模具零件进行测绘,通过对模具零件的测绘,对日后从事模具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任务分析通过任务描述可,模具测绘最终要完成所拆卸模具的装配图和重要零件图的测绘。由于模具测绘时主要采用游标卡尺,千分尺与直尺等普通测量工具,测量结果远不及采用专用工具时精,加之工具的使用方法难免不够完善,由此产生的测量误差相应较大,因此需要对测量结果按技术资料上的理论数据进行必要的。对模具零件的测绘,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认识模具零件,了解模具相关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与作用。知识链接一、装配图的绘制要求如图所示为垫圈冲孔落料复合膜的装配图,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初学者的主要问题是图面絮乱无条理、结构表达不清、剖面选择不合理等,还有作图质量差,如引出“重复交叉”、螺销钉作图比例失真、漏线条、多线条等错误屡见不鲜。上述问题除平时练习过少外,更主要的是缺乏作图技巧所致。一旦掌握了必要的技巧,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绘制模具装配图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反映模具的基本构造,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从这个目的出发,一张模具装配图所必须达到的最起码要求:一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或部件)不能遗漏,不论哪个模具零件,装配图中均应有所表达;二是模具装配图中各个零件位置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应明确。二、绘制模具装配图的基本规范模具装配图要准确、清晰地表达模具的基本构造及模具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这也是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作图比例和图面布置()尽量采用,并选择幅面大小合适的图纸绘制装配图。()一般采用主视图和俯视图,主视图采用剖视法,俯视图则画出拆出定模(或上模)部分后的实际投影。如果两个视图还无法表达清楚则可增加其他视图。()零件图布置在图样的右上角,并注明零件名称、材料牌号等要素,标全零件尺寸。零件尺寸较大或形状较为复杂时,可单独画在零件图样上,并装订在整套模具图样中。()装配图上仅需标出模具的长、宽、高。其余尺寸一般不标注。()零件序号的标注要求是不漏标、不重复标,引线间不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