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合理用药第一节概述老年人随增龄而日趋衰老,引起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各器官和组织衰老伴随慢性疾病增多,治疗疾病过程中,用药品种多、数量大,时间长,用药费用增加。有统计用于老年人的费用占医药总费用的23%。老年人在医院的病床占用率约33%,且占用时间长。同时并用数种药物的现象极为普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增加,死亡例数中约1/3是由药物引起的。据报道,〉65岁老年人平均患有7种疾病,最多可达28种。接受1种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同时接受6种不同的药物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高达27%;〉60岁的住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者占全部不良反应的〉85%,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中青年人的2〜7倍。老年人用药特点表现为:①用药种类多,用药机会多,疗程也较长;②主观选择药物的要求高,常给医生带来困难;③用药个体差异大;④老年人依从性差;⑤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本文将就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功能变化现象,阐述老年人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提出老年人合理的安全用药对策,并列举部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第二节老年人的生理生化功能变化一、神经系统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大脑、脊髓、神经纤维、脑脊液、脑循环各部分均发生生理变化。老年人大脑的重量较一般正常人减轻20%〜25%,女性更甚。在大脑皮层的额叶和颞叶萎缩显著,神经细胞内脂褐质沉积,中枢神经系统的递质合成减少,多种生理递质水平降低,胆碱能和多巴胺能纤维功能退化,受体数目减少。老年人常见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阻力增加,发生脑血流量减少而脑供血不足,甚至脑血管破裂或硬化。由于锥体系统、小脑等功能减退,表现出反应迟缓,动作协调性差,动作笨拙,而致步态、姿势和平衡改变等运动功能失调,运动敏捷性降低和适应能力低,极易发生意外事故。血脑屏障发生退化而致通透性增加,而易发生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老年人由于感受器与大脑神经元数目减少,在听力、视力、嗅觉、味觉、触觉、压感、痛感、冷热感等感觉功能下降,学习、记忆、认知功能减退,也可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抑郁、焦虑、失眠、紧张不安多种精神状态甚至人格行为的改变。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内分泌器官发生生理性或病理减退,激素合成下调。雄激素、雌激素合成减少明显。女性老年人由于绝经后卵巢功能的衰退,体内一系列激素发生变化:雌激素水平先有较大波动而后转为持续下降,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和孕酮减少。雌激素变化对绝经期妇女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低雌激素对于心血管、骨质疏松、泌尿生殖方面的作用已较明确。近年来,雄激素在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体内的变化也逐渐受到关注。雄激素对于心血管系统、血脂代谢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结果有着很大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糖皮质激素、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反应减弱。部分受体减少。如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减少,致使糖皮质激素对葡萄糖转运和代谢的抑制作用较青壮年低3〜5倍。三、免疫系统的变化老年人免疫器官及其免疫活性趋向衰退,如胸腺退变和萎缩,血清胸腺激素水平下降,免疫球蛋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T细胞数目减少,B细胞变化虽不明显,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升高。血清天然抗体减少,自身抗体增高,易罹患严重感染性疾病和药物变态反应。因免疫系统完整性失调,致机体自身稳定、监视功能减退,易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四、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老年人心脏脂肪组织与结缔组织增加,心内膜增厚、硬化,心脏充盈受限,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下降,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下降,全身各器官血流分布减少,尤其冠脉、脑、肝、肾等重要脏器血流量减少。老年人常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弹性下降,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五、呼吸系统的变化老年人肺组织萎缩,肺泡数目减少,肺泡变薄,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肺组织弹性下降。对C02敏感性降低,肺活量下降,肺顺应性下降,肺残气量增加。甚至肺泡扩张或破裂形成肺气肿。老年人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及平滑肌萎缩,纤维组织增生,气管软骨发生骨化、钙化退行性变,细支气管管腔变小,小气道杯状细胞增多、纤毛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