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理解电功率的概念。(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有W和kW及关系。(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了解电功率的大小是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及用途。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2)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见解,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3)通过观察铭牌,计算电功,培养节能意识。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公式。教学难点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假如你家装修房子学生们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客厅、书房安装40W的灯泡;卧室、厕所里安装15W的灯泡。从生课导入时,采购了40W和15W两种不同规格的灯泡。根据需要客厅、书房的灯要亮些,卧室、厕所里的灯要暗些,你会怎么选?为什么?原因:40W的电灯泡比15W的更亮。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并激发学生求知欲。认识电功率教师演示40W和15W灯泡正常工作情况。问1:电灯泡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从刚才实验看出40W的电灯泡比15W的更亮,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问2:怎样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学生观察灯泡亮度。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这表明相同时间内40W的电灯泡把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也就是说电流做功有快慢之分)教师类比启发:(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学生思考并回答:(1)利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2)利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即功率);(3)可以利用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启发诱导学生,慢?(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3)可以怎样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呢?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师:物理学中引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它就是电功率。从刚才的比较中得出应该怎么来描述电功率呢?生答:电功率就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认识电功率如果用Ρ表示电功率,用W表示电功,用t表示通电时间,用数学公式就应该这样表示:。引导学生说出其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生:电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当电功的单位是焦(J),时间的单位是秒s),电功率的单位就是焦/秒(J/s),常用瓦特(W)来表示。学生熟悉电功率的常用单位。注意:Kw与Kw.h是两个不同的单位,不能混淆。师:但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电器,功率往往很大,这时就要用更大的单位千瓦(kW)来表示。1kW=1000W电功率是家用电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资料并思考讨论:1)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2)看三小时电视要消耗多少电能?学生了解单位的配套使用(1)P—学生回答:(1)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1000W,表示它1s消耗电能1000J;(2)由公式,可得:W=Pt=1000W×3×3600s=10800000J或:W=Pt=1kW×3h=3kWh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能力W,t—S,W—J;(2)P—kW,t—h,W—kW·h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提出猜想电子白板展示思考:怎样判断灯泡的电功率大小?猜想影响电功率大小的因素可能是什么?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引导督促学生进行猜想,避免学生盲目猜想明确本节课只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可通过灯泡的亮度学生猜想假设:(1)可能与两端的电压有关(2)可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3)可能与用电器的电阻有关。……学生各自猜想后,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提出小组成员共同赞成的猜想,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敢于有根据地进行猜想的良好品质。探究电功确定电功率与电流、电压有什么关系呢?思考讨论并回答探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时,控制电流相同;进一步巩固控制变量法的应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回忆: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用什么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