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教师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而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的必由之路。在集体教研的氛围下,认真进行了专业化发展学习。第一,优化课堂教学,大力提高教学水平。为了使教师的备课真正实现有效性,一方面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要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进行全员参与交流,在集备活动中,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提出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统一的通案——精品学案。另一方面为了给教师营造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倡教师写个性化、创新型学案。通过借鉴运用,在继承中创新等方式不断更新和完善我们的学案,改善我们的课堂。第二,建立授课、听课、评课制度。一是坚持示范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学校组织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出示范课,并进行听课、评课,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促使广大教师在学习观摩中提高,发挥教学名师的榜样引领作用。二是坚持优质课评比制度。每学期名师献课后,要求每位教师精选课题,充分准备,积极参与,每人出一节精品课,完成一个精品教案,促进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三是坚持外出学习汇报听课评课制度。为了把外地先进的经验学到手,使广大教师受益,教师凡外出考察学习,回来后必须汇报,写一份精品教案,上一节汇报课,供全体教师学习和借鉴。第三,交流多向化。“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人仍旧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是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名言,说的是交流的重要,多向交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主动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搭建各种学习和展示的平——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每位年轻教师都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学校每学期都会定期邀请市、区教研院的专职教研员们亲临教师课堂听课、指导教学。这不仅使年轻教师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通过专业化引领,切实有效提高专业素养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