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一个缺乏语言环境的状况下来学习的。他们是带着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蕴去学习,在英语这个全新的范围里,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因此,我们英语教学应该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方面进行大力的教育,给学生一个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应该这么说,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能做多少题目,能考多少分数,而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可以达到应用,给自己的未来服务。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应该以跨文化的意识培养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培养。我自从开始进行这个课题研究以来,就不断的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与总结。我从事英语教学已经十多年了,我都相信,只要学生对英语文化很熟悉,能够理解,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就不是太大的问题。所以,一直以来,在我的课堂上,无论是学生学习出了问题还是学生的思想出现波动时,我都会首先从学生的学习背景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缺陷方面去找原因,然后进行反思,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学校学生的英语背景文化意识之差,简直让我感到惊讶。由于我是英语学习出来的,我也很深刻的知道学生英语学习面临的真正问题所在。专业毕业的我,就是在高中才真正的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因此我下决心要培养好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想方设法把它完成好。所以,为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想办法,下面是在我的尝试中至少是我认为是值得一说的两个例子。我记得在本学期中有一节课,上的是节日方面的内容,我认为这是一节跨文化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内容当中的节日文化背景,例如节日的来源,节日的庆祝方式,节日的现在....,都是可以通过文化背景介绍的方式或者学生做动作来加深认识的。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当中,我为了让学生接近英语节日文化,活跃气氛,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来,我设计了看图说话等环节。并特意把相关节日的有关图片打印出来,张贴在前面的黑板上,这也是我的第一次尝试。有了这些图片来烘托气氛,我发现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我开始结合图片给学生讲解节日的背景、来历、庆祝方式,让他们对节日有了一个很鲜活的认识,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以后,一看到图片,马上就能说出了节日的单词以及说出很多节日方面的东西。比如,当我拿出"圣诞节"的图片时,他们马上就会说:"圣诞树",当我问:"Whatisit?"时,他们就会马上说:"Itison25th,december"。经过这节课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很轻松的把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而且随便任我抽一张节日的图片,一看到图片,他们上就能说出这个节日很多的东西,这些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开始尝试着在新课进行之前开始一段时间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领会背后的文化,然后在学习新课就不会那么的紧张了。慢慢的,学生开始接受了英语的很多语法与习语,对英语不再那么的陌生,所以感到还是有很大的效果的。我觉得,只要不陌生,就会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么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我还设计了英语文化方面的一个游戏。我让每个组选择一个节日,然后利用这个节日作为表演小品的基础,设计出有意思的环节来。当我给了同学们足够的时间以后,有一个班只有一组同学敢到黑板前面来表演,其他几个组在我的点名下才极不情愿地走上来,表演也是没有什么味道,就像是在说话,不吸引人。在另一个班级中,没有一个组愿意上来。就算是我主动点名,点到名字的学生也是扭捏的不动,再说就会趴在课桌上不抬头了。当时我就觉得不大能理解学生的这些反应,我认为是他们不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课后,我到网上去查资料,才了解到,我们中国学生特别是小城市的学生,他们会有东方式样的腼腆,不喜欢出风头,在其它科目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而且他们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中,一般情况下对于这种在全班同学当中的"抛头露面"感到难为情。所以,在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后,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对于游戏环节的设计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还有在另一次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跨文化交际,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我采取了强制学生背英语应用文格式和反范文的方式,并强调会让每个学生背诵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但第二天检查背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