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过关题第一册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3.96Km/h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C.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750μmD.中学生的头发直径约50nm2、甲、乙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分别为72Km/h、20m/s,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是()A、甲比乙快B、乙比甲快C、它们一样快D、无法比较3、甲、乙、丙三列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突然,坐于中间乙列车上的乘客发现旁边两列火车同时同向开出,他选的参照物是:()A、甲列车B、乙列车C、丙列车D、站台4、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铁B、水C、空气D、真空5、在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属于吸热的一组物态变化是()A、熔解与液化B、液化与凝结C、汽化与凝华D、汽化与升华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吃冰棒解热B、夏天湿衣服晾干C、冬天早晨看到的霜D、在冬天装有热开水的杯子口冒“白气”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C、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8、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A、用电吹风机吹湿头发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9、以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树荫下的光斑B、海市蜃楼C、湖中的倒影D、水中的月亮10、“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2、某凸透镜的焦距可能在10cm与15cm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12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B、缩小的C、正立的D、倒立的1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物体,其中质量比m甲:m乙=2:1,体积之比V甲:V乙=2: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是()A、3:1B、1:3C、2:1D、3:214、某人用手握住绳子从井里向上提一桶水,此时手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者是:()A、绳子B、地球C、水桶D、水和水桶15、一个正在运动的天体,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则此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的速度将逐渐减小D、运动状态改变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把17、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1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系在一根绕过光滑滑轮的竖直轻绳上,它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下面关于这三个力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A、F=GB、G=NC、F=ND、F+N=G19、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压力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20、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A、在机械的转动部分加装滚珠轴承B、在自行车车把套上做得凹凸花纹C、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D、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气层21、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侧正好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若把物体A向右抽出一些,仍静止在桌面上,则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与原来比:()A、压力和压强都增大B、压力改变,压强不变C、压力不变,压强改变D、压力和压强都不变22、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液面恰好在同一水平面如图所示。则两液体对管底的压力、压强大小关系是:()A.甲试管底受到的压力、压强都较大B.乙试管底受到的压力、压强都较大C.甲试管底受到的压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