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物质性质的探究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常用铝制炊具,它美观、质轻且耐用,其原因是()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只能在高温下才能反应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解析:铝很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且坚固的氧化膜,能阻止铝继续被氧化,故铝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铝制品就是利用了铝的这个性质。答案:C2.用铝热法还原下列氧化物,制得金属各1mol,消耗铝最少的是()A.MnO2B.WO3C.Cr2O3D.Co3O4解析:在氧化物中金属化合价越高,变为单质时需获得的电子数越多,消耗铝越多;金属化合价越低,得电子数越少,耗铝越少。以上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分别为:Mn(+4)、W(+6)、Cr(+3)、Co(+)。Co化合价最低,耗铝最少。答案:C3.将2.4g镁、铝混合物粉末溶于75mL4mol·L-1的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250mL1.5mol·L-1的NaOH溶液后待反应完全,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A.Na+、Mg2+B.Al3+、Mg2+C.Mg2+、Al(OHD.Na+、Al(OH解析:盐酸可以把金属完全溶解,因为NaOH过量,所以Al最终转化为Al(OH。答案:D4.用乙醇制乙烯时,浓硫酸最主要的作用是()A.干燥剂B.氧化剂C.催化剂D.吸水剂解析:在用乙醇制乙烯时,浓硫酸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催化剂,一个是脱水剂。答案:C5.用玻璃管向下列溶液中吹气,不能出现浑浊现象的溶液是()A.氯化钡溶液B.苯酚钠C.澄清石灰水D.氢氧化钡溶液解析:BaCl2与CO2不反应,溶液不变浑浊;+CO2+H2O+NaHCO3,生成的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液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Ba(OH)2+CO2BaCO3↓+H2O,溶液均变浑浊。答案:A6.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A.乙醇与氢溴酸反应B.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C.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70℃解析:A项属于取代反应,B项属于氧化反应,C项属于酯化反应,D项属于消去反应。答案:D7.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③分析蛋壳能否溶于酸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需要用硝酸银和稀硝酸;乙醇和甲醇性质相似,白酒中是否含甲醇利用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无法鉴别。答案:C8.在下列各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A.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B.苯酚钠溶液C.硅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解析:滴加盐酸,各选项中产物依次为Al(OH)3、C6H5OH、H2SiO3、AgCl。但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过量的盐酸中。答案:A9.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乙醇直接制取的是()A.乙醛B.氢气C.乙酸乙酯D.乙烷解析:乙醛可以由乙醇催化氧化制取,氢气可以由乙醇和活泼金属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可以由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备。答案:D10.有关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碎瓷片,将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的液面下,控制温度在140℃B.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时应把浓硫酸慢慢倒入乙醇中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黑D.生成的乙烯气体中混有少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析:实验室制乙烯应控制温度为170℃,故A错。答案:A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生成了NO2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C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使溶液褪色的气体只是乙烯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解析:在酸性溶液中N具有氧化性,被Fe2+还原成NO气体,NO气体在管口遇空气氧化成NO2;没有加碱中和酸,不能说明是否水解;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时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不一定是乙烯。答案:D12.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反应B.1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mol溴发生反应C.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