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南昌摸底)黑洞是神秘的天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之后霍金对黑洞的特征作出了描述。经过十多年准备,四大洲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一个如同地球直径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终于拥有了一张“正面照”。对“黑洞”的探索表明()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科学实验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③认识总是超前于实践而具有预见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四大洲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拥有了一张“正面照”。对“黑洞”的探索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表明了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特点,①④正确;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总是超前于实践”的说法错误③排除。2.(2020·大同调研)40多年前的今天,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幕。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充分表明,社会主义不仅可以救中国还可以发展中国;不但能够发展中国,也必将能够富强中国。40多年来,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让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材料表明()①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②实践具有能动性③认识的高度决定实践的水平④实践和认识互为前提,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A。材料“社会主义不仅可以救中国还可以发展中国;不但能够发展中国,也必将能够富强中国。40多年来,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让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表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实践具有能动性,①②符合题意;认识的高度不决定实践的水平,③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前提,④错误。3.(2020·珠海摸底)下述材料表明()古时,先民常从经验出发“看云识天气”,流传下来许多气象谚语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等。传统天气预报,是通过观测收集资料,然后由人工或电脑绘制天气图,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但是准确率和便捷程度都不够高。近年来,我国的数值预报系统逐渐成熟,由超级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公式对资料转化的数据进行运算,让“天气走在时间前面”。①“看云识天气”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②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使得人能认识和发展规律③实践产生新的认识工具能推动认识向前发展④创新意识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些古谚语中可以看出,“看云识天气”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①正确;材料强调,由人工或电脑绘制天气图,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但是准确率和便捷程度都不够高,而近年来,由超级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公式对资料转化的数据进行运算,让“天气走在时间前面”,这说明了实践产生新的认识工具能推动认识向前发展,③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②错误;创新意识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不是根本性变革,同时,材料没有体现创新意识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排除④。4.2019年4月10日,由“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问世,印证了人类的科学想象与现实之间原来可以如此接近。这说明()①科学实践检验了科学想象的合理性②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③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④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印证了人类的科学想象与现实是如此接近,这说明科学实践检验了科学想象的合理性,也说明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了认识的发展,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没有体现反复性,排除④。5.(2020·成都摸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