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翻山越岭、重担”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母亲的辛劳,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教学重点:重点品读二、三自然段,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难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奔主题,重温母爱1.谈话引入,板书课题。2.指导读题:作者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第一次”,意义非同寻常!请读好这“第一次”。把你的理解读出来,把你的情感送进去……二、涵泳文本,深悟母爱——自主学习,组内探究请同学们细细品读1-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词语,同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精讲点拨(一)拎出重点句,贯穿全文。1.出示句子: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1)指读句子。(2)理解“竟然”:意外,没想到。(3)引出问题:“没想到”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可以作批注)(二)抓住三个“没想到”,体会母亲的无畏、博大。1.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2.集体交流:第一次“没想到”: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1)指读句子。(2)从句中那些词可以感受到文中“我”的“没想到”?用圆圈圈出来。抓住“使劲一抱”、“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等词体会。(3)指导感情朗读加深感悟。第二次“没想到”: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1)指读句子。(2)抓住“89”斤,通过对比感受母亲的“轻”。第三次“没想到”: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1)指读句子。(2)谈一谈从中的体会。3.理解母亲的“力大无穷”。(1)结合插图理解“力大无穷”。(2)出示: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A、指读句子,抓住“总是”等词谈谈自己的理解。师: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拉、背、挑、翻山越岭等)导读句子:山路本来就比较难走,但母亲手里(),背上(),肩上()……!理解“年复一年”!从“翻山越岭、年复一年”中你体会到什么,“总是”说明什么?B、指导感情朗读加深感悟。C、引读想象:不管山路如何崎岖不平,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不管外面是否烈日当头,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不管外面是否寒冷彻骨,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设计意图:引读拓展想象这一环节,可放飞学生的思维,帮学生加深体会母亲为了一家人幸福是怎样的奔波劳累,怎样无怨无悔地付出,感悟母爱的伟大。】(3)师过渡: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理解“年复一年”,谈谈自己从中体会。(4)引读: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总是”又能体会出什么?(5)对比理解“担子”的不同含义句子一: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句子二: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A、结合插图理解句子一中的“担子”。B、理解“翻山越岭”。C、教师引导联系上文理解句子二中的“担子”。(6)小结:因此,在我心里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可是我没想到……4、再次出示句子: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1)指导感情朗读感悟:这时,你再读这一句,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这么难过?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提示:默读课文1-3自然节思考。)(3)讨论交流。(4)教师引导小结:5、引读:是啊,我越想越对不起母亲,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就连护士也动情地说:“”母亲却只是笑了笑说:“”(1)母亲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从母亲的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