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湘教版·地理必修Ⅱ内蒙古·兴和县第一中学孟鹏学习目标导航•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举例说明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重、难点)问题1:这些是文化吗?何为文化呢?问题2:这些也是文化吗?材料:“我国农村地区传统上愿意多生材料:“我国农村地区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生男孩;而当今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孩子,并且愿意生男孩;而当今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孩子。”问题问题33::以上文字材料是以上文字材料是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吗?这种现象吗?这种现象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什么是文化?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什么是文化?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傣家竹楼雕塑Page7神秘的玛雅文化非洲文化亚洲文化欧洲文化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一定在一定地域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一、外国文化与人口现象现象出生率出生率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婚婚俗俗初婚年初婚年龄大小龄大小婚姻稳婚姻稳定程度定程度宗教宗教早婚,早婚,生育时生育时间延长间延长晚育,晚育,甚至不甚至不婚不育婚不育稳定稳定不稳定,不稳定,离婚率离婚率高高提高出提高出生率生率降低出降低出生率生率提高出提高出生率生率降低出降低出生率生率提高出生率提高出生率为扩大势力,一般不为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人口增长反对人口增长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影响二、中国文化与人口[合作探讨]占里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群山之中,1952年至2000年的48年里,村里98%的家庭都是一儿一女。一直以来,占里村遵循着“不许外娶,不许外嫁”“一对夫妻只允许生两个孩子”“结婚晚、老得晚”“早要孩子意味着早当老人,寿命也短”等观念,从建村到现在700多年来自然增长率一直非常低。探讨1:古代崇尚多子多福,为什么占里村崇尚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提示】当地人祖先的忧患意识,西南地区人多地少。探讨2:占里村“不许外娶,不许外嫁”的观念能否传承下来?【提示】不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观念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婚姻的地域范围也会扩展。[核心点击]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2)题。(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①海鲜②牛羊肉③山货④腌腊制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解析】(1)安徽不临海,因此传统特色菜不可能以海鲜为材料;当地气候湿热,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牛、羊养殖,所以也不会以牛羊肉为材料;当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山货为当地特色;由于气候湿热且对外交通不便,因此制作腌腊制品,这样有利于食物长期存储。(2)妈祖文化是海洋文化;评剧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安徽南部气候湿热,不能建造泥草房,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吊脚楼特别多。文化背景与人口[合作探讨]《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堂苦悲。”探讨1:材料中描写了当时怎样的婚俗?【提示】早婚,初婚年龄低。探讨2:材料中当时的婚俗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提示】从理论上会加快人口的增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