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自主预习1、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驿站()教诲()系住()芦荟()瞥见()畸形()匿名()诘责()绯红()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油光可鉴()xkb1.com(2)解释词语。宛如绯红油光可鉴驿站新*课标*第*一*网掌故不逊诘责杳无消息2、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3、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下面的问题,然后回答。.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研读第二部分1.提问: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提问: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3.提问: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4.提问:在看电影事件中“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5.提问:“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什么?6.提问:“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应怎么理解?7.提问:第二部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告别藤野先生”,哪些词语写出他们惜别的感情?8课堂小结。课文第二部分讲了,理解了藤野先生高尚品质,也了解到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从叙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精读品析一、展示学习目标新课标第一网xkb1(1)理解结尾部分的内容及作用。(2)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二、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下面中的问题,然后回答。[来源:Z*xx*k.Com]1.提问:作者写了几种具体行动来怀念藤野先生?2.提问:怎样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3.提问:“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删去“我的眼里和心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提问:怎样理解“我又忽然良心发现……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5.提问:课文以“藤野先生”为题,为什么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言及他事?这些事用什么战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6.提问: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