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分类计数一、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形态二、白细胞分类计数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学习目标1.叙述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形态2.分析白细胞在血涂片上的分布,正确选择分类计数区域3.述说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一、外周血常见白细胞的形态经瑞特染色后外周血中常见各种成熟白细胞形态如下:细胞大小、形态细胞核形态、染色质结构细胞浆、特异性颗粒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1.中性粒细胞(N)直径10-15um胞质: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色中性颗粒。胞核:染色不均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核分2叶~5叶或更多叶,以3叶~4叶为常见.叶间以核丝或核桥相连。分叶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各不相同。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杆状核和分叶核的划分标准胞核完全分离或核间以丝状相连,或核叶重叠,使核的轮廓看不清,划分为分叶核粒细胞。胞核细长多样,弯曲盘绕,可呈C型、S型、V型或不规则型,划分为杆状核粒细胞。为不完全成熟细胞。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按胞核的形态分为:N杆状核(Nst)N分叶核(Nsg)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为杆状核,核型多样,可呈C形、S形、V形或不规则形。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处1/3为分叶核,细胞分2~5叶,甚至5叶以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核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杆状核粒细胞的核形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2.嗜酸性粒细胞(E)形态:略大于中性粒细胞胞浆: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排列紧密、有立体感的桔红色嗜酸性颗粒胞核:长呈分叶状,二叶居多,呈眼镜状,染色质粗,染深紫红色。嗜酸性粒细胞(血涂片)嗜酸性粒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血涂片)颗粒特点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嗜碱性强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L)形态:直径6-15um,分为大L和小L。胞核:圆形或肾形,深紫红色。染色质粗糙,排列均匀。胞浆:小淋巴极少,浆内无颗粒。大淋巴胞浆丰富,呈透明蓝色,常有少量粗大、大小不均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大淋巴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0μm~15μm,胞核染色质比小淋巴细胞疏松,胞质量丰富,呈透明的淡蓝色,常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淋巴细胞(血涂片)小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GiemsaGiemsa染色染色大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GiemsaGiemsa染色染色5.单核细胞(M)形态: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胞浆:较多,染淡蓝色或灰蓝色,呈毛玻璃样半透明。胞浆内含少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灰尘样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胞核:细胞核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扭曲。染色质细致、疏松如网状。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五种白细胞鉴别要点五种白细胞鉴别要点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点评三种粒细胞主要依据胞质中颗粒形态和染色性质去相互鉴别;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则重点根据细胞核的特征去区别。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血涂片瑞氏染色A:红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F:淋巴细胞五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右)单核细胞血小板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differentcount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二、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原理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类型细胞的比值(百分率),并可计算出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二、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学评价1.显微镜分类法2.血细胞分析仪分类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二、白细胞分类计数步骤1.制备血涂片2.血涂片染色3.白细胞分类4.计算百分率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下一页良好血涂片外观-羽(子弹头)状尾部-周边有空白-无划痕羽状尾部不良血涂片二、白细胞分类计数法由于各种白细胞大小不同在血片中分布不很均匀。一般体积较小的淋巴细胞在头、体部较多.而尾部和两侧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