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房加固改造技术试点实施方案根据住建部部署,我省开展农房加固改造技术试点,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目标任务为落实住建部关于做好农房除险加固改造工作的要求,保障质量安全,提升工作水平,在全省选择2个县作为试点,讨论总结当地农村危房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技术专家对不同典型案例分别制订加固改造方案指导改造施工,经过实际验证和一定范围使用,最终形成多套可示范推广的农村危房加固改造技术指南。二、工作原则1、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县级人民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主导工作实施,负责整合资源,提供各方面支持。实施过程中要法律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管理;农户是农房加固改造试点的实施主体,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使其主动接受改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各级建设部门对列入试点的改造工程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具体施工。同时,在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分配上予以保障,并安排补助资金支持改造工程顺利实施。3、因地制宜,分门别类。试点实施农房加固改造技术过程中,要对危房的多种结构(如土木结构、土坯结构、砖混结构等)、形态(如近现代建筑风格、客家风格、庐陵风格建筑及传统民居等)、危险构件等多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不同情况下的改造施工方案。改造方案要符合当地传统风貌,改造后房屋形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4、经济适用,示范推广。改造工程用料提倡就地取材,同时鼓舞采纳低成本、工艺简单的建造技术,便于向全省范围推广。三、试点政策1、试点范围。选择2个脱贫攻坚任务迫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具有一定基础、当地政府积极支持的县作为农房加固改造技术试点。原则上,示范对象家庭条件必须是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贫困农户。所需改造住房经鉴定危险程度应为C级。每个试点县选取15-20户符合相关条件、积极高的农户作为试点对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改造方式。作为试点的改造示范工程,改造方式必须是维修加固。改造工程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由农户自行实施或委托建筑工匠实施。也可委托乡镇政府、村委会帮助协调解决施工力量。3、资金支持。列入试点的改造示范工程,所需资金主要从农户自筹和政府补助两条途径解决,每户安排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不低于5000元,鼓舞地方增加投入予以支持。补助资金严格用于农房加固改造。在确保改造后房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结余资金可用于房屋立面改造提升。四、工作内容1、选择示范对象。试点县建设部门组织乡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指标的申报,根据农户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复核的流程和“三榜公示”程序,通过危房鉴定和家庭经济情况核定,确定试点县可列为补助对象的C级危房维修户。由县建设部门和课题讨论单位根据维修户中的分布和具体危房情况,确定2-3个村庄15-20户试点示范户。示范户危房要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覆盖面。对象确定后,要以县农房办名义,和示范户签订协议,要求维修加固工程必须严格根据技术专家提出的改造方案实施,并明确示范户的责任义务和补助资额度金、工程时限和资金拨付方式等条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开展课题讨论。课题讨论单位前期主要对试点县农村房屋的传统风貌、建材选用和工艺进行讨论,分析现有危房的现状、成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待示范户名单确定后,对危房根据一户一档形式,逐户分析危险部位,提出针对性的初步加固改造方案。初步方案要与示范户本人、当地各级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和部分经验丰富的农村工匠进行充分沟通,并邀请省专家组对方案进行逐户点评,最终形成正式改造方案。3、组织工程实施。改造方案确定后,各示范改造工程即可遵照执行。工程施工由农户或村集体委托有经验的工匠实施。工程启动前,由技术专家对承担施工任务的工匠进行岗前培训,对危险部位的成因影响、施工工艺流程、工具和用料等做好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进,详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对相关问题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县级建设部门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在示范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及时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核查其是否严格根据改造方案施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