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同行者》观后感海林林业局子弟小学陈丽玲本次学习,观看了视频《童年的的同行者》,这是关于优秀师德教师赵翔老师讲述他的从事教育工作的收获和感悟,以及他在工作中一心从教,全心全意为孩子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赵翔老师在自己印制的“小队日志”册子上,班级的每个孩子在赵老师的鼓励下,开始轮流记录自己的生活。每天清晨,小队日志成了他必须批阅的第一份作业,这是他用笔和孩子们交心;午会课,他和孩子们会拿出日志来读一读。这本日志成了孩子们最自由的所在,成了爱的交流平台。这让我看到了他的真心,真诚!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对孩子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正是师爱的真情流露。我们可以看出他绝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他也绝不是孩子们人生中一个匆匆的过客,就以他的处事之道,他的人格,足以让孩子们敬爱。为了这群孩子,他操劳了太多太多。虽然在教学中没有什么耀眼的成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头衔,但这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是,他爱他的学生,学生们也爱他。他在用心浇灌着每一朵小花。当我听到他说:“教师不要做园丁,园丁是修剪枝叶,而教师不要做修剪枝叶的园丁,不要把不一样的孩子教育成一样的孩子,而是要把不一样的孩子培养的更加不一样,要做他们童年的同行者。”说的多好,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自己羞愧了,觉得自己做的真的太不够了。当然我们都知道,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而我们某些老师从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每一个孩子,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扩大他们的有点,这样每个孩子都会发出不一样的光芒。我想我要好好思考一下了,今后我该如何去教育我的学生,这个问题真的需要我好好的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