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营改增的实施,对成本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必须及时改进管理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营改增对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然后提出几点改进方法,以供参考。关键词供电企业;营改增;成本管理;改进方法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成本管理是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电力市场健康运行。营改增的实施,能避免企业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同时,企业也应该创新成本管理工作,以适应营改增的实施,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以下结合实践对此进行探讨。一、营改增对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一日常经营方面。在企业运营上,营改增后供电企业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工作重心从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移,企业若能外包人力资源,就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利用新材料、新设备,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实现生产技术的创新。在财务报表上,营改增后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例如机械设备、办公用品、库存等,从而减少入账金额和期末余额。如此,一定时段内企业的资产、负债均降低,流动性资产、负债比例则提高,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投资力度。二财务指标方面。在资产上,营改增后企业购置的设备、材料等,均可以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减少固定资产金额和存货成本,最终企业的资产总额降低。在收入上,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营改增后企业的营业收入减少,导致收入指标明显降低。在现金上,营改增后企业资金链更加紧张,一是企业需要提前支付应收款增值税;二是增值税开票付款加快;三是供应商、分包商可能延期付款。在利润上,由于部分进项税额无法抵扣,企业的实际税负增加,且不能转移到用户身上,因此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少。三成本核算方面。供电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输配电、固定资产等,其中前两者不会用到增值税,因此固定资产是影响企业成本的最大要素。营改增后,企业的固定资产费用、折旧费用可以抵扣,因此需缴纳税额减小,生产成本降低。而在票据成本上,营改增前企业出具税务发票即可,营改增后营业税项目变为增值税项目,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需求明显提高。此外,企业还要增加人力成本,通过聘请专业财会人员,对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划分。新认定的增值税额为10万元,此限额对供电企业而言较低,在申请大额发票上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从侧面增加了票据成本。四现金流量方面。在经营活动上,营改增后企业应缴纳营业税税额减少或消失,能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提高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投资活动上,营改增后机械设备购置费用可以抵扣,不需要使用投资现金流进行购买,因此能减少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在融资活动上,营改增后短期来看融资形成的现金流量会增加;长期来看因融资利息的影响,会导致融资形成的现金流量减少。二、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改进方法一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第一,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科目设置、账务处理均有明显差异,且后者的处理流程更加复杂。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应该健全应交税金的科目设置,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优化,确保适应营改增制度的实施,提高会计数据的精准度。第二,增值税的抵扣凭证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供电企业要加强发票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规范的票务管理流程,保证税额抵扣的合法性、合理性。第三,供电企业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估计成本时考虑到各项影响因素,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针对经营风险,要实施全程监控,促使全员树立危机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负债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实行全面预算控制。加强预算控制,才能完成预算指标,供电企业应该采用全程控制模式,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结合在一起,提高反馈的及时性。第一,以进度控制为核心,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将控制重点放在关键的项目预算、业绩指标上,解决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第二,动态调整预算控制指标,各项预算费用的支出,要有明确的用途和申请,提高企业的把控能力。预算管理期间,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明确预算计划和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第三,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