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方案竞赛内容及流程以“上好一堂课,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本次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权重分别为15%、80%、5%。计算方式:教学设计15分+课堂教学80分+教学反思5分=100分。竞赛内容及方法(一)教学设计参赛教师需提交以下材料:1.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2.参赛课程5个学时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所选取的5个节段在全部课程中应基本均布;(范例见附件1-1)3.参赛课程5个教学节段的目录;4.参赛课程5学时相对应的5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2。(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时间为20分钟。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考评。竞赛由承办单位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赛选手面对评委和观众进行课堂教学。参赛选手可根据课程需要,携带教学模型、挂图、激光笔等器具。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3。(三)教学反思参赛选手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现场进行5分钟的教学反思,要求联系实际、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表达流畅。不允许用赛前准备的书面或电子资料。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4。1-1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范例)1-2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评分表1-3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评分表1-4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反思评分表附件1-1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范例)《VLSI数字通信原理与设计》课时4:重定时技术授课题目重定时技术(选自教学内容第三章:重定时)学情分析一、学生知识背景学生在之前已修“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数字逻辑”,对流水线技术有所了解。二、学生特点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微电子本科三年级学生,具有一定专业基础,可以很快理解与掌握知识点,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灵活运用原理的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实际引导。三、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为重定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能够运用k倍降速的割集重定时方法,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在此次授课的过程中采取将教师与学生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教授讲授完课程之后,由学生就相关知识点发表自身的看法,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生根据课前相关文献的阅读对重定时有一定了解后,可以为之后教师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难度适中。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描述重定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区分割集重定时、节点重定时和流水线重定时。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k倍降速的割集重定时方法,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三、情感目标介绍当芯片设计完成后,如果实际的工作频率距离目标还有少量差距,若重新再做可能要花费数个月的时间,此时可以利用重定时的手段,通过平衡每一段路径的延迟,少量地提高系统工作频率。使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目标应用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追求卓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增加对本专业的兴趣。教学思想1.鼓励学生运用相关技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VLSI设计,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学习生活中去。2.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3.训练学生清晰思考和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教学内容1.重定时的基本概念。2.重定时的方法。3.重定时的作用。4.重定时的应用。教学重点重定时的方法:割集重定时、节点重定时、流水线重定时、k倍降速的割集重定时教学难点重定时的数学定义。教学方法1.文献指导法:在授课之前,给学生推荐与重定时有关的书籍或者期刊论文,让学生对重定时有一定的了解。2.小组讨论法:给学生提问:既然有了流水线,为什么还要学习重定时技术?根据课前推荐的相关文献和课堂的授课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3.案例分析法:分析与重定时有关的典型案例,给学生重点讲解难点,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教学策略1.提前上传课堂PPT,让同学提前了解本节课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