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作者简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研究员一、上合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的新进展上合组织国家间的能源合作至今仍以双边为主。如,以中国与成员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国伊朗,峰会主席客人国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以及俄与该组织相关国家能源互动为例可见,有些已取得一些进展。(一)中俄能源合作近年来,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一定进展,具体表现在:1.2009年2月17日,中俄签署了“中方向俄提供250亿美元长期贷款换油的协议”:中方提供固定利率6%的250亿美元贷款;俄方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俄方将通过管道每年向中方供油1500万吨,总计3亿吨。油价以俄石油运到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目前,俄方每年通过铁路运输向中方供油将不受该协议影响,拟增加至每年1500万吨。2.2011年1月1日,中俄输油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管道起自俄远东输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止于黑龙江大庆,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量3000万吨。俄石油运输公司依靠这条管道将俄石油2/23运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市场。为鼓励该输油管道沿线的资源开发,俄政府还对东西伯利亚13个油气田石油出口实行零关税等。这标志着双方在石油领域已进入战略合作新阶段。到1月31日,经中国境内首站漠河,中俄输油管道已累计输送原油131.8万吨。另据中国漠河海关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俄进口原油符合双方协定的标准,未出现质量争议。目前,输油进度每月132万吨,日均4.2万吨。3.煤炭方面,2010年10月,中俄在俄远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签署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在未来5年内,中国将每年从俄进口至少1500万吨煤炭,而后20年,进口煤炭量将增加至2000万吨。为此,中国向俄提供总计60亿美元的贷款,以共同开发俄远东阿穆尔河(黑龙江)地区煤炭资源并帮助俄修建铁路、公路等煤炭运输通道,购买矿山挖掘设备等。这是中俄“贷款换资源”又一实例。据有关统计资料,2010年,中国从俄进口煤炭已超过1000万吨。同时,因两国间基础设施发展不够,俄向中国出口煤炭数量受到一定限制。4.电力方面:2010年,俄向中国出口电力近10亿度(比2009年高出30%)。双方还达成上调供电价格的协议。从2010年1月1日起,俄向中国出口电价与2009年相比,每度电价上调了10.5%。预计,到2013年前,在中国电网增加了输电能力时,3/23方可继续从俄增加供电量。5.核能方面。2010年9月上旬,两国签署协议,将在江苏田湾核电站原有两座106万千瓦核反应堆的基础上,再增建两座核反应堆,并在浮动核电站、铀矿勘探、核设施退役和第三国市场等七个领域扩大核能合作。(二)中哈能源合作1997年6月,中国石油公司(CNPC)与哈方签订了购买阿克纠宾斯克油气股份公司60.3%股权的协议。根据协议,中方五年内投资5.8亿美元用于油田生产与开发,而在五年后,中方对阿克纠宾斯克油田的投资总额已达6.86亿美元,超额完成了承诺义务。中哈联合修建输油管道。2003年,两国签署了分阶段建设从哈国阿特劳—中国阿拉山口输油管道的协议。该输油管道分两期施工。第一期从哈中部重镇阿塔苏到阿拉山口工程于2006年完工。第二期从哈中部肯基亚克—库姆科尔工程于2009年10月竣工投产。统计显示,至2010年底,中国第一条跨国中哈输油管道累计输送量已突破3000万吨。该管道自2006年7月投入商业运营,当年输油176万吨,2007年477万吨,2008年600万吨,2009年773万吨。2010年,中国从哈进口原油突破1000万吨。2009年4月,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国向哈提供100亿美元4/23贷款,助其重振经济。作为协议一部分,中国将获得入股哈一家油气公司的权利。哈国发展银行从中国进出口银行已获得50亿美元贷款。此外,哈国家油气公司与中石油公司签订了金额为50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后者将获得哈国油气公司的部分股权。2009年10月,哈中输气管道项目已完成技术方案论证和合资公司创建协议谈判等前期工作。输气管道始于哈国曼格斯套州的别伊涅乌,在南哈萨克斯坦州的奇姆肯特与中亚—中国输气管道相连,全长1475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为100亿立方米,可扩至年150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