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英国代议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主干梳理巧点妙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胜,处死国王01查理一世,英国成为共和国。2.结果:1688年,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史称“02光荣革命”。(1)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新贵族及封建势力的妥协,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它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故称“革命”。(2)影响:结束了英国王权专制局面,为0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政治前提。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3.结果: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05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4.影响(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使英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通过协商和妥协,使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进行,避免了暴力冲突,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3)君主立宪政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后来有不少国家采用了这一模式。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小密室的演变1.含义: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2.形成18世纪中期,06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07统而不治”。3.职责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08议会负责。3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4.影响:09君主立宪制基本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1)工业革命即将完成。(2)中世纪的选举制度,不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3)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积极斗争。(4)欧洲大陆革命潮流冲击。五内阁权力的膨胀——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1.表现(1)内阁几乎垄断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并取得部分立法权。(2)内阁掌控了议会的11财政权。(3)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2.评价: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美国1787年宪法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1.历史背景(1)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01邦联制,结构松散。(2)国家无权征税,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大。(3)各州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4)无统一关税,美国在与欧洲各国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2.制定: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02制宪会议,通过了新的联邦宪法。3.内容(1)联邦制:03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三权分立体制:04立法、05司法、06行政三权分立,分别属于国会、法院、总统。(3)民主共和制:总统和议员都由07民选产生。4.主要特点:体现了08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特点。5.体现的原则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从而加强了中央权力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宪法至上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和法规有限政府原则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6.评价(1)地位: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2)进步性: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09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加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10奴隶制度,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与白人具有同等的权利,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二从“邦联”到“联邦”1.依据:1788年,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