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罗云1孙东平2,1.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江苏南京210094,摘要,从学科设置、学科结构、发展战略、学科组织建制、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功能发挥、学科环境营造等方面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这些经验对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启示。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经验启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当前,通过学科建设,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增强,进而向世界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是摆在我国重点大学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在所有进入“211程”、“985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中,无一例外都把“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其他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这表明大家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但由于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难度大,复杂程度高,而且不易见成效,加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学在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又与世界一流大学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无疑对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镜鉴作用。一、在学科设置上,增设新的学科门类,促进学科设置由单科向多科发展学科门类众多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布局的一个突出特点。但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力史来看,没有一所大学在初创时期学科设置的领域就很广泛,恰恰相反,几乎每一所大学在开始的时候学科设置都比较单一或学科门类很少,以后才根据不同时代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增设新的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并存的局面。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在建校时只是一所培养神职人员的学院,直到1640年剑桥大学马达林学院的毕业生亨利?邓斯特出任哈佛学院院长时,才把17世纪剑桥大学的基本课程“三科”(语法、修辞、辩证法)和“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移植到哈佛学院来,并在哈佛学院开设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等古代语言和古典的人文学科。其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种“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以使学生能“在神学和基督教教义上受到教育”,成为像当时英国社会的上层人士那样的人。18世纪时,由于受欧洲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的影响,哈佛学院先后建立了神学、数学和自然哲学、医学等三个教授讲座,教授们开始讲授天文、物理、化学、测量术、航海术、植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到l9世纪初,随着大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受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办学模式的影响,哈佛大学开始重视理科的教学和研究并顺应时代的要求,逐步建立了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商业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文理学院等七个学院。如今的哈佛大学共拥有12个学院,包括哈佛学院、拉德克里夫学院2所本科生学院和10所研究生院。10所研究生院除了上述七个学院以外,还有公共卫生学院、肯尼迪管理学院、设计学院。学科设置几乎涵盖了除工学以外的所有大学科门类。其中的生物学、化学、地质学、行政管理、商业管理、药物学等学科都是世界一流的学科。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1865年初创时也是一所只有15名学生、6名教师、教授“适用于培养机械师、土木工程师、建筑师、采矿工程师、实用化学师”等行业知识的技术学院。1881年,沃尔克担任校长后,根据市场需求,增设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卫生工程、造船工程和地质学等专业,但此时的MIT从学科性质来看,仍然是一所纯工科的技术学院。直到1930年康普顿担任MIT的第九任校长后,MIT才开始由一所工学院向理工结合的大学转变。他上任之后,着手加强物理系,以物理系为突破口来加强基础科学。在教师中积极提倡学术性科研。采取措施把工业科研限制在具有科学意义和教育潜力的项目上。与此同时,他还在组织上进行了分权制的改革,在学校和系之间建立了理学院、工学院和建筑学院,从组织上保证了基础学科与工程学科的同等地位。经过康普顿在任19年的努力,MIT终于变成了一所真正的理工大学。在此后的1950,1952年,吉利安接替康普顿任MI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