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世界近代史——政治【一】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一、君主立宪制1、过程: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为解决税收问题)1649处死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共和国成立,克伦威尔独裁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君主专制1688“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结束王权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确立统治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1689《权利法案》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1701《王位继承法》1721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发展完善、最终确立1832议会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与选举权两对矛盾: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国王的矛盾,前者要求限制国王权利;新教与天主教的矛盾(涉及宗教的政治改革),国王一般信奉天主教,而贵族一般信奉新教,宗教之争激烈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曲折性、反复性根本原因(法国大革命也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光荣革命”的革命性实质:国家权利重心从国王转到议会2、《权利法案》内容:——限制王权(立法、财政、司法、军权“你是才君”),议会主权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何谓君主立宪制:①由终身、世袭君主担任国家元首(君主制);②君主权力由宪法赋予,并受到宪法和议会监督(立宪制);易错点:①《权利法案》不是宪法②并不是君主立宪制一确立,英国国王就没权了,直到内阁制形成前,国王还是有相当大行政权(1689C-1721C国王都直接领导内阁,任命大臣);二、责任内阁制1、形成:1721年,沃波尔就任财政大臣,责任制内阁形成。2、何谓责任内阁制:(1)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建,国家元首形式上任命;(2)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集体责任;(3)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由内阁承担;(4)议会如果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内阁或者集体辞职,或者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提前进行大选,选出的新议会对内阁仍不信任时,内阁必须辞职;(5)内阁阁员必须是议会议员,如不是议会议员则必须通过一定程序补选为议员。(6)国王真正“统而不治”2.英国议会和内阁易错点区分:(1)议会是立法机构,内阁是行政机构;(2)议会老大是议长,内阁老大是首相;(3)议会议员是老百姓投票选出来;内阁是由议会中多数党主持组建,不需再要选民投票;(4)英国议会相当于中国的人大,英国内阁相当于中国的国务院;三、议会改革(1832年选举制改革)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1.背景:工业革命(1760C-C1840C)基本完成2.内容:①取消“衰败选区”议会代表名额,将其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②降低选举权财产资格限制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复习与提升(不用抄)——1.英国近代民主政制的作用对本国经济政治——结束封建专制制度,政治民主化对别国制度建设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对工业革命的发生起促进作用2、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使政治斗争有序化,对社会的稳定起着巨大作用3、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其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4、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的影响2.比较18世纪初英国内阁制与中国内阁制的区别(1)性质不同:英国内阁制——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中国明清时期的内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2)内阁权限不同: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英国内阁权限>中国内阁权限(3)组成方式不同:英国内阁<——选举中国内阁——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4)影响不同:英国的内阁制——>英国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内阁制——>强化专制走向衰落,阻碍社会发展【二】美国1787年宪法与总统共和制一、美国历史1.1620年,第一批欧洲人坐“五月花”号到北美,认为是美国历史开端2.1775年,北美反英独立战争开始(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索,莱克星顿的枪声开始标志);3.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美国诞生;4.1783年,英国承认北美独立,北美实行邦联制;5.1787年,美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