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眼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疾病的中医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3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眼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并熟读《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原机启微》、《秘传眼科龙木论》等经典著作。中医类别副主任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释析中医眼科经典著作的能力,具备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处理疑难、危重眼病的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第十五条中医医院眼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眼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眼病的中医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常用诊疗技术。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学习班、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专业特长。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危重眼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眼科学新进展。第十六条眼科主任应具有从事中医眼科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眼科主任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眼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第十七条中医医院眼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眼科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专业领域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本科室发展方向。第十八条中医医院眼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眼科专业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二级中医医院眼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眼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经验传承、中医眼科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第十九条中医医院眼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第二十条中医医院眼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学习中医眼科操作技术40学时以上。第二十一条中医医院眼科护士应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眼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眼科中医护理常规和眼科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眼病康复和健康指导。第二十二条中医医院眼科护士长是眼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原则上二级中医医院眼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眼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第二十三条中医医院眼科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四、服务技术第二十四条中医医院眼科应注重继承创新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中医诊疗新技术。第二十五条中医医院眼科应具备常见、多发眼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院应能开展胞睑病、白睛病、黑睛病、圆翳内障(白内障)、五风内障(青光眼)、视系及视衣(视神经及视网膜)疾病、眼外伤等眼科常见疾病的诊疗。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开展眼科疑难、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