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zl.中医根底理论学科012中医根底理论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医根底理论〔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章节绪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四、中医根底理论课程的主要容教学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根底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2.了解中医学根底理论的主要容。教学容1.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过程:(1)病、证、症的根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根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指出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约20分钟〕(2)辨证论治的根本概念:①辨证的根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约15分钟〕②论治的根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约10分钟〕(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涵义:阐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涵义,指出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异同。〔约10分钟〕(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①辨病论治的由来;②“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那么。〔约20分钟〕2.中医根底理论课程的主要容简介。〔约5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1.重点: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2.难点:①证的根本概念: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在联系的、能提醒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病症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②证的时相性与空间性特征:证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说明了其时相性特征;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说明了它的空间性特征。③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症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包括病症和体征〕,确立一个“证候〞概念的思维和实践过程,不是指“辨析病症和体征〞,与其后的“辨症求因〞之“辨症〞的涵义不同。3.思考题:①证、病及症有何区别与联系?②辨证与论治的根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③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④临床上如何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原那么?....word.zl.参考文献1.珍玉主编.中医学根底.中国中医药,1993:72.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根底理论.中国中医药,1999:20-243.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根底理论.人民卫生,2001:22-264.广仁等.中医根底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2001:17-205.洪素兰等.中医根底理论知识点表解及学习指导.学苑,2000:36.德新主编.中医根底理论.人民卫生,2001:8-10,18-21中医根底理论学科03中医根底理论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中医根底理论〔广仁主编“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章节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根底第一节:精气学说教学时数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目的要求1.掌握古代哲学畴中精与气的根本概念;2.了解古代哲学畴中精、气概念的形成;3.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容;4.了解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容1.精与气的根本概念及其形成:〔1〕精的根本概念:在古代哲学中,精,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精气又指气的一局部,即气的精粹局部,是构成人类的本原。精概念的形成之源:“水地说〞。〔约10分钟〕〔2〕气的根本概念: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与气的概念是同一的。气概念的形成之源:“云气说〞,开展为“元气一元论〞。〔约5分钟〕2.精气学说的主要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①概念的演变过程:“道〞为宇宙之本原,气是道产生的构成宇宙万物的质料,如老子、庄子、子等;“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构本钱原,如?易传?;然后开展为气一元论,即精气或气为宇宙万物的构本钱原,气是哲学逻辑构造的最高畴。②天地万物的生成模式:道—气—物〔老子〕;道—气—物—气—道〔庄子〕;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万物〔列子〕;元气—万物〔王充〕。③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气分阴阳二气,阴升阳降,交感合和,氤氲化物。④精气的存在形式:无形—弥散状态称气;有形—结聚状态,称形质。宇宙万物皆为气的存在形式。〔约15分钟〕〔2〕气的运动与变化:①气机;②气化。〔约10分钟〕〔3〕气的中介作用及其意义。〔约5分钟〕〔4〕天地精气合化为人:生命产生的哲学观和医学观的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