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题的答题技巧【题型分析】实验探究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过程中对物质性质的预测,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能更好地考查同学们的科学素养。此类试题往往探究化学反应机理、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探究对典型问题的质疑、探究未知物的成分、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的现象等。类型一探究反应原理型▶高分策略,规范解题探究反应原理型题目的解题策略→→→→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验证方案具体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总结归纳得出结论(1)发现问题:关注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和异常现象等。(2)提出猜想: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3)设计验证方案:根据猜想,结合实验条件设计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各种猜想进行验证。(4)具体实施实验:根据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组装仪器、按步骤进行实验操作。(5)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就是认真全面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然后进行推理分析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类题试做,精题精练1.制造干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是MnO2,工业上常以Mn(NO3)2和KMnO4为原料制备MnO2,其生产原理为先用软锰矿(含MnO2、少量的Fe2O3和SiO2)和碳反应制得MnO,再将MnO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经过滤、提纯、浓缩,可制得50%的Mn(NO3)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把50%的Mn(NO3)2溶液滴加到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Mn(NO3)2+KMnO4+H2OMnO2↓+KNO3+HNO3(未配平),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MnO2。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软锰矿和碳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甲中,使其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装置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①写出甲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反应过程中,要向装置乙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原因是。③装置丙盛放的试剂是。(2)请配平:Mn(NO3)2+KMnO4+H2O====MnO2↓+KNO3+HNO3,在制备MnO2的实验中要向反应混合液中不断滴加氨水,氨水的作用是。(3)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所得到的固体中除主要含有MnO2外,还可能混有杂质,则该杂质可能是(写化学式)。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有关实验:(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直接在原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2)实验中取6.4g铜片和12mL18mol·L-1浓硫酸于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请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有一定量的余酸却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原因是。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①甲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问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填序号)。A.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B.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C.用排水法测定装置A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D.用排饱和NaHSO4溶液的方法测出装置A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②乙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Cu(OH)2开始沉淀时的pH约为5],能否通过测出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填能或“”否),理由是。类型二物质制备探究型▶高分策略,规范解题物质制备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1)→→→制备实验整套装置的基本连接顺序是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具体到单个装置的连接要注意五进五”出:气体的流向通常是左进右出;洗气瓶作洗气用时气体要长(管)进短(管)出;洗气瓶作量气(制备的气体把洗气瓶中的水压到量筒中)用时气体要短(管)进长(管)出;干燥管干燥气体时,气体要粗(端)进细(端)出;冷凝管所用的水要下进上出。(2)收集纯净的气体,必须要经过一系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