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主在毒打农奴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来赎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2.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材料一: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材料说明了什么?结合两段材料:从改革的目的和改革的实施者方面考虑,分析改革有哪些局限性?材料解析: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请回答:农民暴动农奴制改革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结合课文思考日本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幕府统治面临危机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日美亲善条约》浦贺港日本明治维新一、背景:(1)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忧)(3)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2)民族危机严重(外患)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患)外因:1853年起,美国的入侵,激化了社会矛盾(外忧)前提条件:日本武士阶层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年继承王位,1868年以《易经》中“圣人向明而治”,改年号为明治元年。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允许土地买卖。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1872年的东京街头1905年日本的有轨电车比较启示:1.向先进国家学习2.吸引国外先进技术3.努力发展教育4.大胆进行改革1861年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世界上主要资本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代表国家?(1)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英国和法国(2)独立战争:美国(3)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