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诗情画意之快乐体验活动对象:五年级活动时间:十周主题生成:这个课题的生成源自于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长廊。去年我们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设了校园文化长廊,我班同学对古典诗词板块的内容特别感兴趣。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此我想通过开展《诗情画意之快乐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围绕诗词大主题制定了四个小主题,分四个小队进行研究。第一队:生活中何处有诗词。第二队:用诗词装点生活。第三队:调查研究诗人。第四队:调查现代人对诗词的看法。2、指导个小队制定活动计划。第二阶段:活动阶段一、社会调查。1、从生活中、从网络中、从书籍中查找生活中何处有诗词。2、上街采访、单位寻访、询问亲戚朋友,调查现代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看法。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人作深入调查研究,写小论文。二、诗词积累。1、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2、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每天背一首。3、班级的黑板报设立“诗词天地”板块,每天跟换内容。三、诗词鉴赏。1、诗歌朗诵比赛。2、开展“诗词故事知多少”主题班会。3、每天进行课前三分钟“品析诗词诗词”活动。四、延伸活动。1、每位同学用诗词做装饰制作一个手工艺品。2、每位学生制作一张手抄报。3、每个小组编排一个以诗词为主题的节目。4、每位学生创作一首诗词并配上画,装订成《五(6)班诗集》。第三阶段:成果展示(上汇报课)一、小队长汇报小队成员的调查研究学习成果。(一)第一小队队长吴汇报。1、该小队分三个小组进行调查研究。第一小组:吴早汇报网络调查情况,下载了一些图片。第二小组:徐笑尘汇报生活中调查的情况,拍摄了许多相关照片。第三小组:李逸洁汇报浦城历史上的著名诗人:叶绍翁和杨艺。2、介绍小组成员的手抄报作品和创作的诗词。3、小组集体朗诵《满江红》《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4、小组演唱自己编曲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二)、第二小队队长林奕颖汇报。1、小队队员展示介绍作品。(作品有:花篮、绢画、笔筒、书签、风铃、挂历、书法、扇子等)。2、章嘉荣同学品析李商隐的《乐游原》。3、小组表演——快板诗。(三)、第三小队队长林乐为汇报。1、该小队分三组进行研究。第一小组:季昕宇先汇报研究李白的情况,然后小组成员集体朗诵李白的《将进酒》。第二小组:林乐为先汇报研究杜甫的情况,然后小组成员集体朗诵杜甫的《春望》。第三小组:章婷先汇报研究苏轼的情况,然后小组成员集体朗诵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2、黄顺和沈利超表演——诗词串串烧。(四)、第四小队队长连劲汇报。1、出示图片、问卷、调查统计表展示该队的调查结果。2、小组成员集体朗诵《过零丁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孟泽楠等同学表演——诗词小品。二、现场创作。1、由现场的听课老师给各小队出题,五分钟限时作诗。2、学生上台展示创作结果。附学生作品:渔家乐吴曌摇动船,惊雁飞,山间流水麦苗肥。稻酒四溢,香无比,贪喝几杯无所谓。蝶恋花吴曌青天月下花香醉,桃花开时小亭畅饮。情如金,花落锦河。春风又起,山水仍在,人却无归来。雨中所见梁焉煦黑云遮天满腔愁,白雨轻拂漫沙尘。忽见云雨突散开,一片彩霞入眼来。夕照林乐为夕阳西下红满天,碧波荡漾满湖金。新月泻在湖水中,秋水朦胧一片白。望乡黄哲慧塞外月夜吹芦管,山峰城池如披纱。慈母落泪白杨下,一夜征人尽望乡。芬芳漫章婷春色花开芬芳漫,阵阵花香迎面熏。不知芬芳何处来,惟有四面花香飘。活动总结: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很高,他们的记忆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自我表现力都让我感到十分的意外。使我深刻的感受到:没有不好学的学生,只是老师没有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