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八国联军侵华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4课(1894-1895年)第一篇甲午惨败四万万人齐下泪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根本原因)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三: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根本原因)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四: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4)清政府:腐败懦弱。(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2.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丰岛海战威海卫战役签订《马关条约》不宣而战弃城逃走避战自保临阵脱逃献船投敌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政治腐败避战自保清军防务松弛,武器装备落后材料二: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日本海军史》第27页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惨败?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清军防务松弛武器装备落后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内因外因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内容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陆。日本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输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