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某区域为例子,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鲁尔区概况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鲁尔区煤炭储量为鲁尔区煤炭储量为21902190亿吨,占全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国总储量的3/4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220亿吨,占全国的亿吨,占全国的90%90%。。从海外进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思考:鲁尔区的发展还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资料】鲁尔区比比鲁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冒著黑烟黑烟,铸造厂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污水水,还有漂浮在空气,还有漂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一层黑灰黑灰。。【德国作家】【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19581958年形容年形容鲁尔区鲁尔区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煤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的需求量下降煤炭石油天燃气读图分析:读图分析: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后,鲁尔区逐渐年代后,鲁尔区逐渐开始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开始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什么?煤炭地位下降资料:1957年鲁尔区共有141家煤矿,雇用了50万以上的矿工。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同时,技术的发展使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减少。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2/3。70年代后,大工业衰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自从70年代末期,这个工矿之都再也不敌随后崛起的日、韩和拉美等国钢铁价廉倾销,快速走向经济衰败之路。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80年代问题越来越大,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阅读材料,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还有那些?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钢铁市场竞争20世纪90年代的鲁尔区(1)合并煤炭、钢铁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2)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汽车\电子\石油加工)和第三产业。(3)调整工业布局:煤炭、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钢铁工业遗址鲁尔大学埃森工业学院今日的鲁尔河畔铁路运输集装箱城际高速公路•小结:•纵观鲁尔区的经济由繁荣到衰落再到繁荣,其发展过程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发展中国家大都处在传统的基础工业的建设当中,为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必须创建一个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