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良田回民学校王小芳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桃花源记(陶渊明)读准下列字音豁然俨然垂髫怡然诣便要还家阡陌邑人夹岸huòyǎntiáoyíyìyāoqiānmòyìjiā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读出感情。文言文翻译一、翻译的基本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翻译的具体方法:1、留—保留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古代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等可保留不变。2、补—增补文言文省略的成分,把单音节词增补为双音节词3、删—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重点句子翻译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进入桃花源,渔人的眼前展开了一幅美好的画卷。看着这幅画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桃花源的哪些地方很吸引人?设想一下,桃花源中有一个好奇者随着渔人走出来,想了解一下他们祖先曾经生活的世界时什么样子。他看到了什么?会有哪些想法?拓展延伸字字落实如: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返回保留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晋朝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捕鱼为业。把捕鱼作为职业。返回增补如:1、见渔人,乃大惊,问(桃源人)看见渔人,竟然大吃一惊,(他们)问(渔人)所从来。具答之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返回删除如1、不复出焉。不再出去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返回捕鱼为业: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夹岸数百步: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渔人甚异之:并怡然自乐为具言所闻:具答之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黄发垂髫:重点字词解释作为对,向对,向溪水两岸竟竟对。。。感到诧异都详细地详细地做标记标记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鲜美古义:今义:交通古义:今义:妻子古义:今义:鲜艳美丽食物味道好交错相通交通运输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妻子绝境无论如此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更不用说表示条件的关联词像这样这样忽逢桃花林山有小口豁然开朗见渔人,乃大惊便要还家停数日,辞去。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舍船,从口入(发现桃花源)渔人的行踪复行数十步—停数日,辞去(访问桃花源)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离开桃花源)及郡下—诣太守(再寻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