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会议上的讲话县长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布置会议精神,加紧落实20XX年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刚才,伍晓东同志就落实我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请与会同志抓好工作落实。为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深刻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牧业、牧区和牧民“三牧”工作。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去年10月12日和今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两次研究专题部署草原保护和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决定在全国8个主要牧业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今年8月12日,国务院又在新疆自治区召开了全国牧区工作会议,7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了全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动员布置会.9月19日,州委、州政府在马尔康召开了全州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会议,再次对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作出了安排。这是国家、省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各乡(镇)、场,县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重大意义,坚持“生态优先,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的方针,抓紧落实好这项强草惠牧政策,努力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一)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第1页共6页草原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蓄氮、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也是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我县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天然草地1212.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6.1%,其中可利用草地978万亩,占80.65%。若尔盖湿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我县草原是长江、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考验。因此,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切实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对维护长江、黄河上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利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等原因,边远牧区仍然是我县经济发展的滞后区、民生改善的薄弱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难点地区。与农业相比,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与农民相比,牧民的增收渠道更单一;与农区相比,牧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更大。如果草原生态恶化、承载能力下降、牧民增收缓慢的情况不尽快改变,农区和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从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业发展入手,能够有力地增强牧区发展后劲,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三)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牧区和谐稳定我县草原牧区集中居住着藏族、羌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与xx、xx省接壤,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藏区稳定的重要任务。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对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2页共6页二、加紧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努力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是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起始之年。各乡(镇)、场,县级有关部门要围绕政策实施的目标任务,抓紧政策落实工作,精心研究推进方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努力促进我县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