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五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A由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在执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还未召开,第一部宪法还未颁布,因此应该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此本题选择A项。2.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A.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B.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C.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解析:A从“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和“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法”判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共同纲领》,选择A。B、D指1954年宪法,C指1982年宪法,均排除。3.史学家张西山在史书中指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制度文化变迁,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所坚持和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型制度文明与民主模式。……中国式民主的成长空间……必须能够真实有效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权利。”下列选项中哪些制度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①“一国两制”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针对的是祖国统一问题。故选B。4.“当前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该文本最早可能出现于()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B我国的“过渡时期”是1949年到1956年,排除C、D。从“当前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知是1953年到1956年,据此排除A。故选择B。5.1949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长了642倍。以下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②《共同纲领》正式确认该制度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③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A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是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②错误。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都要实行”说法太绝对,故③错误。选择A。6.如图所示新中国的民族自治区中,始建于1947年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B内蒙古自治区始建于1947年,而②代表的就是内蒙古自治区,所以B是符合题意的;①代表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于1955年,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③代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④代表的是西藏自治区,建立于1965年,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7.如图为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表,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54年B.“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大制度遭到完全破坏C.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得以拨乱反正D.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历经曲折发展解析: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