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80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西周建立后,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推行新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3.“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皇帝宝座B.祖先牌位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4.《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严格的等级关系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5.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A.先代贵族B.少数民族首领C.亲族D.功臣6.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诸侯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8.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A.军功爵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皇帝制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秦律严苛细密B.中央官职互相制约C.皇权至高无上D.丞相大权独揽10.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1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湛,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权选官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1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14.为避免武将的专权,宋太祖在中央设立了A.枢密院B.转运使C.三司使D.中书门下15.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A.汉代的“中朝”制B.唐代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D.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1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7.直接民主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18.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百人会议B.十将军委员会C.公民大会D.陪审法庭19.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