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二十七 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二十七 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2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二十七 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2
专题二十七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9.【加试题】(2013浙江文综,13,4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答案D本题考查甲骨文及史学研究方法。从题干材料可知,文献材料同样真实可信,A错;某些历史记载也是比较客观的,B错;多项历史记载相互印证,不通过考古也可形成定论,C错;D符合题意。10.【加试题】(2012浙江文综,15,4分)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答案D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古代文学作品可以佐证历史,但也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充分的考证,故D项表述最为科学。李白的诗同样可以用来佐证历史,故认为“其诗不足为信”过于武断,A项表述不尽合理。我们并不能因为历史人物著名与否而认定其意见是否具有权威性,故B项表述不合理。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中国早已有之,并不是外国学者开创的,故C项中“耳目一新”表述错误。17.【加试题】(2013课标Ⅱ,24,4分)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答案B由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文献记录都带有主观色彩,A项表述过于绝对。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文献中有对黄帝的赞誉,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正确。C项在题干中不能得到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18.(2013四川文综,11,4分)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匹,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与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的’中国了”。他强调的是()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C.中国历史中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成分D.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由题干材料“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与地点”可知,作者强调的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方法与态度,故本题选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二十七 史学理论与史学素养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